一开始只是觉得旋律朴实,裹着点化不开的乡愁,可当 “院子的狗尾草,快高过了门梢,妈妈的味道依然随风飘” 这句歌词漫进心里时,我脚步猛地顿住 —— 就像有人突然推开了记忆的闸门,所有关于老家的画面,哗啦啦全涌了上来。
那一刻,街上的车喇叭、身边的说话声都远了,脑子里只剩老家那座晒满太阳的小院。风里晃悠的狗尾草真的快没过门梢了,毛茸茸的穗子蹭着门框,像在跟我招手;厨房飘来的饭菜香混着妈妈身上的皂角味,一下就勾到了鼻尖。眼眶猛地一热,说不清是感动还是想念,只觉得下一秒就要踩进童年的阳光里,变回那个追着狗尾草跑的小孩。
这张照片是爸爸当年拍的,现在翻出来看,还是暖得心里发颤。
老家的院子从来管不住狗尾草,它们在空地疯长,细长的茎秆在风里晃啊晃,像在絮絮叨叨讲着日子里的小事。小时候我总跟小伙伴在草丛里钻来钻去,伸手摸那些软乎乎的穗子,还会摘一把编成小兔子,举着跟对方比:“你看我的兔子耳朵更长!” 那时候哪知道什么是珍贵,只觉得这不起眼的草,就是天底下最好玩的玩具,藏着数不清的快乐。
歌里接着唱:“妈妈的味道依然随风飘,每当我放学后,肚子就咕咕叫,好想再喊一声妈我饿了”—— 这话一出来,我立马想起放学冲回家的午后。书包还没放下,先往厨房跑,妈妈系着围裙在灶台前转,锅里的排骨藕汤咕嘟冒泡,香味能飘到院门口。我总凑在旁边喊 “妈,我饿了”,等汤端上桌,捧着碗喝得满头汗,那股鲜劲儿,现在走到哪都忘不了,那是家独有的味道,是妈妈把爱熬进了汤里。
还有 “小时候玩泥巴,弄脏了衣服啊,妈妈的手会拍我屁股两下”,这话一唱,我好像又感受到妈妈手心的温度。那时候总爱跟小伙伴在院角的泥地里疯,捏泥人、摔泥炮,玩得满身是泥,回家一进门,妈妈就皱着眉 “哎呀” 一声,伸手轻轻拍我屁股两下,嘴里说着 “又弄脏衣服”,可眼里全是笑,没有一点真生气的样子。那两下 “责备”,哪是骂我,明明是把疼我爱我,都藏在了小动作里。
“那时候天还蓝,妈的腰还没弯,爸爸的白发还看不见”—— 这句一出来,鼻子突然就酸了。小时候的天,蓝得像被水洗过,没有一点云,我跟着爸爸在院子里放风筝,看风筝飞得老高,爸爸的笑声比风还响,那时候他的头发乌黑,一点白都没有;妈妈总在院子里晾衣服,腰杆挺得直直的,喊我帮忙递衣架时,声音脆生生的。可现在呢?天好像没那么蓝了,妈妈的腰慢慢弯了,每次视频,都能看见她眼角的皱纹又多了些;爸爸的头发也白了大半,去年回家,他帮我拎行李,我才发现他的背也有点驼了。岁月怎么就走得这么快,把爸妈的年轻,都悄悄藏进了时光里。
等到 “家乡的白杨阿,守候着老家,我若回家你还认得我吗” 响起时,旋律里多了点淡淡的愁,我好像能看见老家门口那棵白杨树,叶子在风里沙沙响,一年又一年站在那,守着院子,等着我们回去。它会不会早就认不出我了?毕竟我已经不是那个抱着树干转圈的小孩了。
其实《童年老家》能让这么多人听着听着就红了眼,不是偶然。现在的我们,大多背着行李离开老家,挤在大城市的格子楼里,为了工作熬夜,为了生活奔波。城市很繁华,可夜里加班回家,看着路边的路灯,总想起老家院子里的月光;吃着外卖,总想起妈妈做的家常菜。我们在城里拼尽全力,心里却总空着一块,那是对老家的想念,是想找回那份简单的快乐。
童年多好啊,没有做不完的报表,没有复杂的人情,只有跟小伙伴疯跑的下午,只有爸妈永远在身边的安心。那时候快乐特别简单,一根冰棍能甜一下午,一场捉迷藏能玩到天黑,得到一颗糖就能开心好几天。《童年老家》就像一把钥匙,一下打开了我们心里的小盒子,让那些被忙碌掩盖的回忆,又重新亮了起来,让我们想起,原来生活最本真的美好,就在小时候的日子里。
更别说,这份想念里,藏着我们对爸妈最深的牵挂。小时候天天跟在爸妈身边,觉得他们永远不会老,可长大以后才发现,我们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只能在节假日匆匆回去一趟,待不了几天又要离开。每次看着爸妈送我们到村口,挥手时的身影越来越小,心里就特别难受。歌里唱的妈妈的味道、爸爸的白发,都是我们心里最软的地方,提醒我们要多爱爸妈,多陪陪他们,别让遗憾留在后面。
现在每次想听《童年老家》,我都会找个安静的角落,闭上眼睛,好像又回到了老家的院子,狗尾草在风里晃,妈妈在厨房喊我吃饭,爸爸在旁边笑。这首歌就像一个时光宝盒,装着我们最珍贵的回忆,让我们在忙碌的日子里,能停下来喘口气,回望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我想,你肯定也有属于自己的 “童年老家” 故事吧?可能是老家院子里那棵结满果子的树,可能是奶奶煮的一碗糖水蛋,可能是跟小伙伴在田埂上追蝴蝶的下午…… 这些故事都特别珍贵,不如在评论区跟大家说说?让我们借着这首歌,把心里的想念讲出来,把那些温暖的回忆,一直留在身边,不让它们被时光偷走。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这里才是快乐老家是哪首歌里面的(一曲童年老家听到破防狗尾草排骨汤藏着我们回不去的时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