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交燃气费,一看账单又比上个月多出一百多,肉疼得想直接把灶台拆了。
刷手机刷到国家能源局刚发的报告,说只要把火调对颜色,一年能省下一顿火锅钱,我立马蹲到灶台前盯火苗。
火苗黄得跟秋天银杏叶似的,怪不得钱包瘪得快。
报告里那串数字冷冰冰,落到生活里却全是烟火味。
我照着网上教程把风门拧了半圈,蓝火嗖地窜出来,锅底滋啦声都清脆不少。
原来之前多烧掉的燃气,全用来给厨房添雾霾了。
邻居阿姨听我念叨,回家翻出她用了十年的老灶,火黄得跟橘子皮一样,她一拍大腿:怪不得这两年咳嗽多了。
大小炉头这事我也踩过坑。
以前炒菜爱用大火炉头,觉得火力猛才有锅气,结果炒个青菜得开最大档,燃气表转得跟风车似的。
后来换成小火炉头,发现火候够够的,炒出来的菜还更嫩。
现在我家灶台左边炖汤右边爆炒,燃气表走得比老太太散步还慢。
错峰用气这招最鸡贼。
以前六点下班开火,火苗软趴趴的,煮个面得十分钟。
现在改成七点四十做饭,火苗蹿得跟小火箭似的,三分钟搞定。
物业群里有人晒账单,说晚高峰做饭比早高峰贵出三成,我默默把闹钟往后调了半小时。
换灶这事我纠结半年。
旧灶是买房时开发商送的,火力弱得能急死人。
咬咬牙换了带节能标的,新灶开火那刻我就后悔了——后悔换晚了。
同样煮一锅粥,旧灶要四十分钟,新灶二十五分钟就咕嘟咕嘟冒泡。
最绝的是那个智能屏,实时显示耗气量,看着数字往下掉,比抢红包还爽。
锅底有水这事真没人提醒。
以前洗锅直接往灶上一放,火苗被水汽扑得噼啪响,现在拿厨房纸随手一擦,火苗立刻精神抖擞。
有次忘擦了,锅底那圈水渍烧干后留下白印子,擦半天才掉,心疼锅三秒钟。
省气这事说到底,就是跟自己的懒较劲。
现在我家燃气费比年初少了三分之一,省下的钱全进了零食柜。
灶台还是那灶台,火还是那火,就是多了点跟它较劲的心思。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燃气费交100元能用多久(你敢相信吗燃气公司都不会透露的五大秘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