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笔者在七星关区生机镇葛铺村了解到,该村一条七百米长的水泥路已基本铺筑完成,这让老百姓多年的梦想实现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条路,十多年前就说要修,可是最后还是不见动静。如今说要修,老百姓都不相信。”生机镇葛铺村葛铺组组长王在军兴奋地说。
谈到修路的话题,48岁的王在军总有说不完的话,“光有政策还不行,还得有带头人,率领得下去,带领大家干,才能把路修好修通。如果没有聂伟支书带领大家干,路肯定修不成!”
“尽管我是村里唯一的二女结扎户,绝对支持国家政策,相信政府。按农村风俗习惯,每家人都希望有个儿子,好传宗接代。如今党和政府处处为民着想,儿子姑娘都一个样了!”性格豪爽的老王用满脸的笑容诠释着一个基层共产党员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
该村村民们说,为了早日把路修好,组里58岁的张安文和他94岁的母亲,坚持要按“以资代劳”,每人出资200元。
在动员大会上,村民们考虑到张安文无儿无女,父亲又早年过世,母子俩相依为命,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一致同意不要张安文一家出钱了。
“可是他们坚持要出钱!”组长王在军说,母子年龄加起来都152岁了,硬要出钱,真是把整个组的人都感动了。
为何困难还依然坚持出钱?张安文介绍,他家的房子是政府出钱帮忙出钱修的,“政府对我这样好,不能拖后腿!”
张安文说,修路要经过他家的自留地,要多宽都拿出来,绝不要一分钱!
“修路,我喜欢。我们没力,就想办法出点钱。”对于执意出钱修路,张奶奶这样回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