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障碍跑是长跑与跨越障碍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意志的要求极高,运动员需同时正确掌握跨越障碍和水池的技术,今天,爱上体育就带大家了解一下3000米障碍跑。
3000米障碍赛跑道每圈设有五个障碍栏架,其中第四个障碍栏架前设有水池。全程共要跨越35次障碍,其中有7次是跨越水池;障碍架高度为91.1~91.7厘米,宽3.96米,重80~100公斤。水池为边长3.66米的正方形,池底筑成斜坡,靠近障碍处池深70厘米。
其演进历史如下:
1837年,英国列格比城的学校运动会上首次举行了障碍跑比赛。随后这个项目逐渐在其他国家开展起来,当时是在野外进行的,以树枝、河沟等作为主要障碍。
1864年,在牛津大学举行第一次正式比赛,从此这项运动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首次将障碍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当时设立了2500米和4000米两个项目,后续第三届、第四届奥运会分别将距离设定为2500米和3200米。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障碍跑的距离正式确定为3000米,并沿用至今。
1956年,中国将3000米障碍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将女子3000米障碍跑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截止2025年4月,国内3000米障碍赛女子记录保持者为张新艳,成绩是9:20.32;男子记录保持者为孙日鹏,成绩为8:10.36.
以上就是今天的所有内容,更多知识,关注爱上体育!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3000米跑步标准成绩(体育知识大放送3000米障碍跑的历史演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