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习报告1000字(大同市2025年实习实训总结)

大学生实习报告1000字(大同市2025年实习实训总结)

么流如 2025-09-28 文化 1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5年,大同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工作,通过多部门协同、多举措并行,积极为青年学子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在提升青年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生实习报告1000字(大同市2025年实习实训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深化个人成长,突破项目增效

个人实习:理论落地与能力提升同频共振

2025年全市共发布实习实训岗位4865个,计划招录6154人,共有6346名同学提交申请,经过双向选择,最终3152名同学走上实践岗位。这些实习生分布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领域岗位,在有限的实习期内努力实现了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双重提升。

在政务岗位,实习生参与政策调研、公文起草等工作,熟悉了基本的行政流程;在基层一线,实习生深入村(社区)进行走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际工作当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在文旅领域,实习生参与景区运维、文化推广、志愿服务,深化了对地方文旅资源的理解与运用。

通过与同事协作、对接服务对象,实习生的沟通协调、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提升。实习生普遍表示“学会了在团队中高效配合”“能独立应对工作中的突发问题”“协调组织与沟通能力得到提升”。

项目实习:青春力量为城市发展赋能

在原有岗位实习的基础上今年我们新增加了项目实习,以“揭榜挂帅”的形式邀请高校师生根据项目选题需求组建大学生实践团队,结合“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参加项目实习,助力我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的50个实习团队来到大同参与实践。

项目团队分别围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地方发展等主题展开实践工作,以青春力量为城市发展赋能。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当地特色资源,为产业帮扶方案提供青年视角参考,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地方文化、产业IP的挖掘与设计推广,推动乡村故事等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丰富文旅内涵;以暑假托管工作为抓手,设计趣味课程并做好安全管理,在为孩子们营造充实假期环境的同时,深入了解基层教育需求,为地方教育及综合发展积累实践经验。

开展多元活动,升级实习体验

各实习单位结合实际,通过成立临时团支部、志愿服务队,开展主题党团日、研学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实习生搭建成长平台,增强归属感与获得感。

岗前培训“筑基石”

7月14日,大同市2025年度“实习山西”活动启动仪式在御东行政办公楼会议中心报告厅举行。启动仪式上,除进行人才政策推介,对实习实训活动进行全景介绍外,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需求,对涵盖保密知识、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实务模块进行培训,旨在帮助实习生快速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变,提升适应能力与竞争力,为顺利开启实习之旅做好充分准备。

各实习单位也针对各自单位具体工作内容对实习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帮助实习生快速适应角色,更好地开展实习工作。

实践体验“融城市”

●红色寻访篇

大同市文明办、团大同市委联合主办“青春理响晋行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宣讲活动,带领大家循着历史的足迹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勇当中流砥柱的壮阔历程。

团大同市委组织150名市直实习实训大学生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和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激励广大青年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前行底气。

团平城区委带领大学生一起走进大同红色记忆纪念馆与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在历史场景中追寻烽火岁月的印记,深刻体悟伟大抗战精神的丰富内涵。

团灵丘县委开展“赓续红色血脉·青春致敬荣光”活动,从清扫陵园的躬身实践,到仪式中的追思致敬,再到纪念馆里的历史回溯,实习学生们在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研学实践篇

团云州区委带领实习大学生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足迹,在唐家堡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详细了解黄花产业从传统种植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通过遥感监测设备实时查看黄花长势,亲身感受“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和农旅融合项目的生动实践。

在阳高县,实习大学生们走进农业产业园区和田间地头,通过亲身体验种植管理、采摘、筛选、封装等过程,加深对于科技赋能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用科技反哺乡村,使产业更稳、农民收入更实,现代农业向精细化、智慧化发展的生动体现。

在天镇县,实习大学生参观了旭升光伏电站,感受大同在能源革新方面作出的努力。曾经,这里是六千亩荒滩,如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既实现了光伏发电的经济效益,又通过“农光互补”模式,在光伏板下方种植耐阴作物,兼顾了农业生产与扶贫助农。

●志愿服务篇

团云冈区委联合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跟着环保‘趣’旅行,‘青’捡垃圾净家园”志愿服务活动,实习实训大学生志愿者们手持垃圾钳与分类袋,对河岸的垃圾进行了无死角清理,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

团浑源县委组织实习实训大学生志愿者分批次进入悬空寺景区开展“青春奉献志 文脉赓续途”活动,通过指引路线、疏散人流、特殊群体帮扶、维护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浑源文旅发展。

团新荣区委、团广灵县委、团左云县委还通过组织开展“青耘中国”大学生直播助农活动、“青春同行 致敬火焰蓝”主题团日等活动,不断丰富实习实训活动内涵。

交流互动“促成长”

团市委组织实习实训大学生与市青联委员共同座谈,围绕“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旅融合发展”分享心得、交流经验,既为青年学子提供了表达观察与思考的平台,也让职能部门与青年力量实现深度对接,为本地文化事业发展凝聚青春动能。

市委统战部、市委编办、市财政预算评审保障中心、各县区团委等也在实习实训期间,结合各自工作召开不同主题座谈会,既肯定同学们勤学好问、踏实肯干的工作表现和积极主动、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也就同学们关心的就业创业、婚恋交友、权益保障、社会融入等方面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为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和方向。

持续优化平台,汇聚青春动能

大同市将以此次实习实训为基础,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实习实训工作提质增效。

深化岗位精准对接。加强与高校、用人单位的联动,围绕能源、算力、文旅、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征集更多专业匹配度高、实践价值强的岗位,努力实现“学生有成长、单位有需求、城市有发展”的共赢。

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建立实习生跟踪服务体系,通过联络群不定时更新大同就业信息和一系列就业政策,对有留同就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持续优化住宿、补贴等保障措施,让实习生安心实习、爱上大同。

扩大品牌影响力。探索建立“实习实训+人才引进”模式,吸引更多全国高校学子了解大同、走进大同,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储备青年人才,让青春力量在古都大同绽放光彩。

两个月的实习实训,是大同市与青年人才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座古都向未来发出的“青春邀约”。正如同学们所说:“大同教会我们‘扎根’的力量,我们愿做大同发展的‘种子’,在这片热土上向下生长、向上开花。”

大同市将始终以开放姿态搭建实践平台,让更多青年在这片热土上成长成才,与城市共进步、同发展!也期待更多青年与大同相遇,在实践中书写属于他们的“大同故事”。

来源:团市委基组部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大学生实习报告1000字(大同市2025年实习实训总结)》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