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精亏腿乏)

什么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精亏腿乏)

荀莘 2025-09-28 文化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张大妈今年58岁,最近总感觉不对劲。早上起床时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爬个二楼都要歇一歇;看电视时间稍微长点,眼睛就干涩得厉害,总想揉眼;更让她困惑的是,明明睡够了8个小时,可一整天都无精打采,感觉身体被掏空了一样。

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可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大半年,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直到遇到一位老中医,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都指向一个根本问题。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困扰?明明没有明确的疾病,却总感觉身体某些地方"不得劲"?今天我们就从中医角度来探讨这个很多中老年朋友都会遇到的健康话题。

腿乏无力背后的"精"不足,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医理论中的"精"究竟是什么?

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先天之精(父母遗传)和后天之精(饮食营养转化)。精藏于肾,主骨生髓,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物质基础。

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中医所说的"精"在很大程度上对应着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当人体肾精不足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会出现紊乱,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

腿部无力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精亏导致的腿部症状通常表现为:

双腿沉重乏力,特别是上楼时明显久站后腿部酸软,需要休息才能缓解膝关节隐隐作痛,阴雨天加重小腿容易抽筋,尤其是夜间足跟疼痛,晨起下地时较明显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临床观察发现,在1200名45-65岁的中老年人中,约36.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亏"表现,其中腿部乏力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眼干疲劳反映"血"的不足状况

"血"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血液不仅仅是红色的液体,更是营养全身各个脏腑器官的重要物质。《黄帝内经》中提到:"肝开窍于目",而肝藏血,因此眼部的很多问题都与血液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研究表明,长期用眼过度、情绪紧张、睡眠不足等现代生活方式,会加速血液中营养物质的消耗,导致"血虚"状态。这种状态下,眼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血虚型眼部症状的典型表现

血虚导致的眼部问题主要包括:

眼睛干涩,泪液分泌减少视物模糊,看近处或远处都不清晰眼部疲劳,看书或看电视时间稍长就不适眼角发痒,总想揉眼睛眼周围有黑眼圈,看起来疲惫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临床统计显示,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约有42.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虚症状,女性比例更高,达到51.3%。

全身乏力揭示"气"的虚弱状态

"气"是人体的动力源泉

中医理论中,"气"是推动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动力。它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多种形式,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当气不足时,就像汽车没油一样,整个人都会感到疲惫无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发现,气虚状态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明显降低,细胞的能量产生效率下降约15-20%,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气虚的人会感到全身乏力。

气虚的全身表现特征

气虚导致的症状往往是全身性的:

说话声音小,不愿意多说话稍微活动就出汗,动则气喘食欲不振,吃一点就饱胀大便不成形,容易腹泻情绪低落,做事没有积极性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据统计,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存在气虚症状的比例高达38.9%,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日常调理这样做,重新焕发活力

饮食调理:药食同源的智慧

针对精气血不足的情况,日常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中医强调"药食同源",很多普通食材都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补精类食物推荐:

黑芝麻:每天30克,可以直接嚼食或打成芝麻糊 核桃:每天4-6颗,最好在上午食用山药:可以煮粥或炖汤,每周3-4次 枸杞子:每天15-20颗,可以泡水喝或煮粥

补血类食物推荐:

红枣:每天6-8颗,注意去核食用 桂圆:每天10-15颗,可以泡茶或煮粥 菠菜:每周2-3次,富含铁质和叶酸 动物肝脏:每周1-2次,但要注意适量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补气类食物推荐:

黄芪:煮水代茶饮,每天10-15克 党参:炖汤时加入,每次10克 白术:可以和大米一起煮粥 茯苓:打粉后可以做成茯苓饼

运动调理:适度运动养精神

适当的运动是调理精气血的重要方法。中医认为,"动则生阳",适度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推荐的运动方式:

太极拳:每天30-45分钟,动作缓慢柔和 八段锦:每天20-30分钟,简单易学 散步:每天6000-8000步,不要过于激烈 五禽戏:模仿动物动作,活动全身经络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以运动后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如果运动后反而更加乏力,说明运动量过大,需要适当减少。

作息调理:顺应自然规律

中医强调"起居有常",规律的作息对于精气血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息调理要点:

晚上11点前入睡,最晚不超过11点半 早上6-7点起床,不要赖床过久 午休20-30分钟,但不要超过1小时 睡前避免过度用脑,可以听听轻音乐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精气血亏虚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情志调理方法:

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园艺等 与家人朋友多沟通交流,避免独处过久 学会释放压力,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多看到生活中的美好 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中医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需要2-3个月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在调理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信心,不要期望立竿见影。同时,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

精亏腿乏,血亏眼乏,气亏身乏!3个中成药,帮你补精、益气养血

记住,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用心呵护。从今天开始,不妨尝试这些调理方法,让精气神重新焕发活力。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具体的调理方案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最适合的调理计划。

注:文中所涉人物化名处理,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公开网站。

参考资料:1.《中医基础理论》(第十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3. 王琦.《中医体质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养生保健指导原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治未病临床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6.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代中医临床研究方法学》.学苑出版社,20157.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膳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8.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进展》.科学出版社,20199. 《黄帝内经》注释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中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什么是组成身体的主要物质(精亏腿乏)》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