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别人随手一拍就是氛围感大片,你却总拍不出感觉?明明去了同样的景点,自己拍的照片却总像少了点什么 —— 要么是背景杂乱的游客乱入,要么是主体模糊、构图失衡,始终差了点 “大片感”。
深耕旅拍领域多年的 “润奇” 团队,用镜头给出了答案。他们的相册里藏着 35 张近年旅拍精选,从重庆的长焦山城视角、京都伏见稻荷的空镜美学,到香港的都市光影、澳门的复古街巷,再到日本富士山、泰国曼谷的异国风情,2023 年更是足迹遍布甘南、威海、苏州等 20 余城,拍出无数让人惊叹的 “生猛” 照片。这些作品并非依赖高端设备,而是源于对光影和构图的精准把握。
今天,我们就将拆解他们镜头下的秘密:10 个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的实用摄影技巧,搭配8 个全网热门机位,帮你快速摆脱 “游客照魔咒”。
核心承诺:无需专业相机,手机就能出片!文中会通过“新手拍摄前后对比图”(左图为杂乱游客照,右图为运用技巧后的干净构图)直观展示效果,让你清晰看到技巧如何瞬间提升照片质感。
实用摄影技巧
视觉错位构图:旋转 + 仰拍 + 放大,告别杂乱背景
还在为旅游拍照时背景人多、画面杂乱发愁?掌握视觉错位构图的「旋转 + 仰拍 + 放大」三步法,就能让普通场景秒变干净大片。这三个简单操作能从根本上减少环境干扰,让主体与背景自然融合,尤其适合古建筑、街景等复杂场景拍摄。
视觉错位核心三步,轻松简化画面
旋转校准水平线:遇到斜向建筑(如古镇屋檐、塔楼)时,缓慢转动手机,让建筑的主要线条(如横梁、屋脊)与屏幕边框平行,避免画面歪斜分散注意力。
低角度仰拍:降低拍摄高度(可蹲姿或手机贴近地面),用天空、墙面或建筑主体填充背景,轻松避开地面人流、杂物等干扰元素。
1.5-2 倍焦距放大:切换至手机长焦模式(或手动放大至 1.5-2 倍焦距),通过压缩空间感虚化远处背景,同时让主体细节更突出。
以成都洛带古镇的古建筑拍摄为例,应用这套技巧就能拍出「人在画中」的清爽效果。拍摄时,先面对古镇典型的青砖灰瓦建筑,旋转手机将倾斜的马头墙线条转正;接着蹲下低角度仰拍,让高耸的封火山墙成为背景主体;最后放大至 1.8 倍焦距,虚化远处石板路上的游客,此时人物站在建筑拱门下,仿佛嵌入古画之中,背景干净无杂乱。通过这三步配合,即使在旅游旺季的热门景点,也能轻松拍出主体突出、意境十足的照片。
(示意图需标注:旋转 15° 校准的水平线、30° 仰拍视角、1.8 倍放大焦距参数,直观展示三个步骤如何协同作用简化背景)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物理调整角度 + 光学压缩空间」双重手段,替代后期繁琐的修图步骤。记住这三个动作的核心逻辑:旋转是为了画面工整,仰拍是为了净化背景,放大是为了聚焦主体,三者结合就能让你的照片告别「游客照」既视感。
框架构图法:用自然 / 人工框架聚焦画面主体
避开人群三招:早起 + 后期擦除 + 弱化比例,秒变空镜
在热门景区想拍出干净的空镜照片,却总被人群抢镜?别担心,掌握以下三个实用技巧,即使在人山人海的景点也能轻松拍出 “无人之境” 的大片感。
技巧一:暴力早起法——抢占黄金拍摄窗口
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日出前1小时到达机位。此时大部分游客尚未入场,即使是像京都清水寺、北京天坛这样的热门景点,也能拍到晨光中的空景
1
。比如拍摄天坛祈年殿,可选择6点前入场,捕捉晨光洒在建筑上的静谧画面,避免后续游客涌入后的拥挤场景。虽然需要早起,但短暂的不适能换来绝佳的拍摄时机。
若早起后仍有零星路人,后期擦除法可解决问题。准备脚架固定机位,先拍一张包含路人的照片,等路人走开后再拍一张干净背景,后期用手机修图 APP(如醒图、Snapseed)的 “消除笔” 工具,将两张照片叠加擦除多余人物。脚架在此步骤中能确保画面角度一致,让后期处理更精准
2
。
当人群无法完全避开时,比例弱化法能将路人转化为画面元素。通过远距离拍摄缩小人群占比(建议控制在 10% 以内),或利用慢门等手法创造特殊效果。例如在东京涩谷十字路口,可拍摄人流拖影,让密集人群成为富有动感的纹理;在清水寺拍摄时,将游客占比缩小,突出主体建筑的细节与线条,使路人不影响整体构图
2
。
核心总结
早起:日出前1小时到达,抢占空镜窗口
擦除:脚架辅助拍多张,后期消除笔处理少量路人
弱化:远距离拍摄控制人群占比<10%,或转化为画面纹理
掌握这三招,即使在人山人海的景区,也能拍出干净又具氛围感的 “人生照片”。
闪光灯补光秘诀:白天用闪光灯,拍出发光氛围人像
闪光灯不止晚上用!白天开闪光灯 = 自带柔光箱—— 这可能是很多新手不知道的反常识技巧。其实在阳光强烈的白天,普通补光灯功率往往不足以对抗自然光,而反光板又需要额外助手配合角度,单兵作战时很难灵活调整机位。此时打开闪光灯,反而能像随身携带的小型柔光箱,轻松拍出皮肤通透、背景虚化的氛围人像
1
2
。
白天闪光灯三步骤,新手也能秒上手
功率调至 1/4:避免强光下过曝,让补光自然融入环境光
距离主体 1 - 2 米:确保光线均匀覆盖面部,过近易导致局部过亮,过远则补光无效
拍摄角度略仰:避开正午顶光造成的眼窝、鼻翼阴影,让闪光灯光线从斜下方照亮面部
以公园人像拍摄为例:当正午阳光直射时,模特面部容易出现明暗不均的 “阴阳脸”。此时开启闪光灯并按上述参数设置,站在模特斜前方 1.5 米处,相机微微向上仰拍。闪光灯会精准补亮面部暗部,配合大光圈(如 f/2.8)拍摄,既能让皮肤呈现通透的光泽感,又能虚化背景中的树叶光斑,最终直出 “人物明亮立体、背景朦胧梦幻” 的氛围大片。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独自创作的摄影爱好者,无需额外设备即可轻松应对强光环境,三分钟就能掌握并出片。
夜景拍摄技巧:捕捉城市 B 面,暗部细节不丢失
景区风光公式:框架 + 前景 + 引导线,新手也能拍大片
还在为景区拍照总拍得 “平平无奇”?别担心!今天教你一个新手也能秒上手的 “风光出片万能公式”,只需三步就能让照片告别单调,拍出专业级纵深感。
这个公式就是 “框架 + 前景 + 引导线” 的黄金组合。简单来说,就是通过 “框架” 聚焦视觉焦点,用 “前景” 增加画面层次,再借 “引导线” 引导观者视线,三者结合就能让普通场景瞬间有 “大片感”。
景区风光万能公式拆解:
框架:自然形成的山洞、岩石缝隙,或建筑的门窗轮廓,帮你“框住”核心景色,避免画面杂乱
前景:干净整洁的物体(如岩石、花草、雕塑),放在画面下1/3处,增强空间立体感
引导线:溪流、马路、栈道等有延伸感的线条,自然指向主体(如瀑布、山峰、标志性建筑),让视线有“落脚点”
我们以 马岭河大峡谷瀑布 为例,手把手教你实操:
第一步:找框架
站在观景台观察,寻找天然的 “画框”—— 比如两侧突出的岩石形成的山洞轮廓,或栈道护栏的间隙,用这些元素把瀑布 “框” 在中间,瞬间让画面有了 “重点”。
第二步:补前景
蹲下身子降低机位,让脚下的岩石、青苔或野花填满画面下方 1/3 区域。注意前景要 “干净不抢戏”,颜色和纹理简单为宜,这样既能和背景的瀑布形成对比,又不会分散注意力。
第三步:引视线
缓慢平移镜头,让溪流、栈道等 “引导线” 从前景自然延伸向瀑布。比如马岭河的溪流从脚下蜿蜒流向远处的瀑布,镜头沿溪流方向拍摄,观者的视线会顺着水流 “走” 向核心景色,纵深感立刻就出来了!
当然,这个公式不止适用于自然景区。在城市景点,你可以用 建筑拱门做框架,以路边花坛为前景,让马路作为引导线指向地标建筑;在古镇,试试用雕花窗棂当框架,石板路当引导线,搭配墙角的绿植前景,照样能拍出有故事感的照片。
掌握这三步,下次逛景区再也不用 “随手拍”,按公式组合元素,新手也能轻松拍出 “朋友圈获赞大片”!
热门机位推荐
重庆:8D 魔幻城市的 5 个隐藏机位
在 8D 魔幻城市重庆,镜头下的山城总藏着惊喜。避开人潮汹涌的网红打卡点,这 3 个隐藏机位带你捕捉建筑的层叠、人文的厚重与时光的痕迹,手机也能拍出电影感大片。
建筑类:建筑群长焦机位
重庆的立体魔幻在长焦镜头下会彻底 “显形”。当黄昏的霞光为摩天楼镀上金边,用手机 2 倍变焦对准渝中半岛或江北嘴建筑群,压缩感会让高低错落的楼宇像积木般堆叠,长江与嘉陵江的曲线则在楼宇间若隐若现,仿佛打开了一个 “折叠重庆” 的新视角
1
2
。
拍摄锦囊
最佳时间:黄昏(18:00-19:00,天空呈现蓝调时对比最强)
手机参数:变焦2倍,开启HDR模式保留高光与暗部细节
构图技巧:以江面或街道为引导线,让建筑群形成“上升”的视觉节奏
人文类:罗汉寺红墙
不用羡慕上海静安寺的红墙禅意,重庆罗汉寺的朱红院墙藏着更浓的烟火气。上午 10 点的阳光斜照时,红墙与灰瓦飞檐的影子在地面拉得修长,开启手机网格线,以红墙为对称轴,将飞檐、匾额与路过的僧人或香客纳入画面,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 —— 墙外是解放碑的车水马龙,墙内是千年古刹的晨钟暮鼓
1
2
。
(示意图建议:红墙为主体,左侧飞檐探出墙头,光影在墙面形成斑驳纹理,角落可点缀半片落叶或香炉一角,突出 “红墙、飞檐、光影” 的细节层次)
氛围类:黄桷树老街
雨后的阴天最适合探访黄桷树老街。这里的时光仿佛停留在千禧年:老茶馆的竹椅摆到街边,蝉鸣从百年黄桷树的枝叶间漫出来,黏糊糊的湿热空气里混着冰糕纸的窸窣声
1
2
。拍摄时降低手机曝光补偿(-0.7 至 - 1.0),让青石板路的苔藓、斑驳的木门与垂落的藤蔓呈现暗调质感,镜头微微上仰,让黄桷树的虬枝占据画面上半部分,仿佛能听见时光在枝叶间沙沙作响。
氛围秘诀
雨后地面的水洼可作天然反光镜,拍摄老街的对称倒影
抓拍细节:竹椅上的搪瓷杯、墙角的旧海报、老人摇扇的手,让画面有“故事感”
后期可微调“阴影”+10,让暗部保留更多纹理
这三个机位,一个定格城市的钢筋铁骨,一个记录信仰与日常的共生,一个封存被时光软化的记忆。带上手机和好奇心,你会发现重庆的魔幻不止于 8D 的地形,更藏在每一道光影与每一段故事里。
成都:市井与自然交织的 4 个小众机位
想在成都拍出刷爆朋友圈的大片,又不想挤网红景点人挤人?这几个小众机位收藏好 —— 不排队、出片率高,还能同时捕捉市井烟火与自然野趣。
自然派小区「玩具屋」:彩色童话藏在居民楼
藏在自然派小区里的「玩具屋」,是彩色童话与城市蓝天的碰撞现场。这里的居民楼外墙被刷成马卡龙色系,错落有致的屋顶像积木玩具般可爱,随手一拍就是治愈系画报。
拍摄角度:仰拍!让镜头从地面向上对准彩色房子,以纯净蓝天为背景,注意避开小区内的杂物(比如晾晒的衣物、垃圾桶),可以稍微侧身找角度,让画面只保留房子和天空的层次感。
肯德基(凯旋 DT 店):火车穿城过的市井浪漫
在肯德基(凯旋 DT 店)的窗边座位,能解锁「市井火车」的奇妙画面。当列车从餐厅窗外缓缓驶过,金属车身与窗内的餐桌、咖啡杯形成有趣的时空对话 —— 这是属于成都的独特市井浪漫,烟火气与旅途感完美融合。
拍摄角度:坐窗边位置,手机紧贴玻璃(避免反光),镜头对准窗外轨道,让餐桌成为前景(比如放一杯可乐、一个汉堡包装),等火车驶入画面时按下快门,虚实结合的画面瞬间有了故事感。
李家沱地铁站「绿野仙踪」:藤蔓覆盖的隧道入口
李家沱地铁站的入口,是被绿色藤蔓彻底覆盖的「绿野仙踪」。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仿佛闯入现实版的秘密森林隧道,自然野趣与城市基建碰撞出魔幻感。
拍摄角度:低角度!把手机或相机贴近地面,用广角镜头(手机可开启广角模式)拍摄隧道入口,让藤蔓的延伸感充满画面,光影透过叶片的缝隙时按下快门,氛围感拉满。
(示意图:绿色藤蔓覆盖的隧道入口,光影透过叶片形成斑驳光斑,整体呈现幽深又治愈的「绿野仙踪」效果)
这些机位避开了人潮汹涌的热门打卡点,却藏着成都最真实的肌理 —— 既有彩色房子的童趣、火车穿城的市井,也有藤蔓缠绕的自然,拿起相机,就能把这座城市的多元气质装进镜头里。
其他热门目的地:从贵州到日本的 6 个宝藏机位
无论是国内的奇山秀水,还是异国的四季风物,总有一些小众机位能让你的照片在朋友圈脱颖而出。以下精选 6 个横跨国内外的宝藏拍摄点,从雨季瀑布到枫叶古寺,附上精准的季节限定指南和性价比攻略。
国内秘境:自然与人文的碰撞
贵州・马岭河大峡谷
想要拍到李白诗中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壮阔,6-8 月的雨季是最佳时机。此时的马岭河瀑布群水量达到峰值,百米悬崖间的瀑布如银链垂落,水雾中常有彩虹出现。80 元的门票性价比极高,建议携带广角镜头在观景台低角度拍摄,能同时捕捉瀑布、峡谷与天空的层次感
1
2
。
北京・天坛
避开周末的人潮,工作日上午 9 点前是拍摄天坛逆光剪影的黄金时段。晨光斜照时,祈年殿的三重檐轮廓会被勾勒出金边,红墙与蓝瓦在低角度光线下呈现出浓郁的古建韵味。无需专业设备,手机开启人像模式虚化背景,即可拍出氛围感大片。
江西・上饶望仙谷
这里是现实中的仙侠世界 —— 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群悬挂在峭壁上,云雾缭绕时宛如仙境。从上饶高铁站打车 1 小时可达,费用约 140-160 元,无需门票即可拍摄。建议选择雨后初晴的清晨,此时山间水汽充沛,能拍到云雾从建筑间流淌的动态画面
2
。
日本风物:季节限定的极致浪漫
京都・光明寺
11 月中旬枫叶季的光明寺藏着绝美金秋画面。想要拍到红枫、古寺飞檐与晨雾交织的空镜,必须在 9 点开门时准时抵达,直奔出口处的机位 —— 此时游客尚未涌入,晨雾未散,阳光透过红叶洒在木质结构上,能捕捉到古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京都光明寺枫叶空镜示意图]
关键提示:拍完空镜后再折返游览,此时团队游客集中在入口区域,可独享出口处的静谧拍摄环境。建议穿浅色系服装,与红枫形成色彩对比。
京都・龙隐寺
这座比岚山更偏远的寺庙藏着京都最震撼的枫叶全景。需包车前往(单程约 1.5 小时),出发前务必查询枫叶满开情报。登上后山观景台,能拍到红叶如地毯般铺满山谷,古寺钟楼点缀其间的经典画面,人少景幽,适合用长焦压缩空间感
2
富士山河口湖站罗森
这个因 “便利店与富士山同框” 爆火的经典机位已重新开放。最佳拍摄时间是日出时分,此时不仅能避开旅行团,还能拍到富士山在朝霞中渐变的色彩。从罗森门口向东南方向拍摄,富士山恰好出现在便利店招牌上方,现代与自然的反差萌极具辨识度
2
。
这些机位或藏于市井,或隐于山野,却都藏着 “天时地利” 的拍摄密码 —— 掌握季节限定的时间窗口,用性价比路线替代昂贵行程,普通人也能拍出杂志级大片。
摄影的魅力不仅在于掌握技巧,更在于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就像那些藏在犄角旮旯里的刁钻角度,往往能拍出令人惊喜的画面 —— 这提醒我们,真正的大片感,源于对日常细节的敏锐观察与独特解读。每天学习进步一点点,把技巧内化为习惯,再带着好奇心去探索身边的场景,你会发现平凡之处也有不凡风景。
技巧是基础,发现美是核心。收藏本文,周末选1个机位实践,让理论在镜头下落地生根。
你最想尝试哪个技巧?评论区聊聊你的拍摄计划,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解锁更多摄影灵感。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适合摄影初学者的8个摄影小技巧(新手必学10 个实用摄影技巧热门机位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