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哪为朋友解释一下.(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

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哪为朋友解释一下.(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

陶又柔 2025-09-19 热文 5 次浏览 0个评论

嘴巴会“撒谎”,但眼神和肢体所流露出来的信息不会“撒谎”。

这里的“撒谎”,并不是单纯的说这个人在欺骗、隐瞒一些东西,而是可能意味着这个人有一些性格缺陷。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情绪研究和微表情领域研究的权威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在他的论著中提到,一个人的眼神和肢体动作常常会不经意间透露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人大约80%的心理活动以及个性特征,都能够从眼神和肢体语言中被精准识别出来。

比如,一个人在紧张的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搓搓手或者扶持一下眼镜框;一个人被外界突然震惊了,会出现一愣状态。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1)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人(也许,我们就是这类人),他们说话时吞吞吐吐、声音微小,往往得凑近才能勉强听清;在交谈过程中,眼神总是躲躲闪闪,不敢与对方直视,极力避免目光的交汇。

这些外在的行为表现,其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特质。

他们或许自卑、或许害羞、或许社恐,又或许是缺乏社交经验。

当然,这些简单的标签并不能完全涵盖他们的所有人格特点。

但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专业视角出发,对这些现象进行更为全面且深入的剖析。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比安提到,如果我们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性格,那么观察他身体上的反应,可能比倾听他的语言、捕捉他的情绪更为可靠。

从人的一生来看,每个人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直到25岁之后,我们的性格、个性和处世方式才慢慢的稳定下来。

相比于那些社交达人,能够在各种场合侃侃而谈、举止自然、应对如流;那些跟人说话支支吾吾、眼神躲闪的人,更值得我们给予关注。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因为这类人,往往内心存在自卑、怯弱、社恐等性格缺陷。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情感反应通常在几毫秒到几百毫秒内启动,主要由大脑的杏仁核等区域快速处理外界刺激。

而理性分析则需几百毫秒到几秒,涉及前额叶皮层等区域,处理速度较慢。

有学者对此差距进行了统计,人的情感系统启动速度通常比大脑的理性分析系统要快5到8秒。

可见,肌体反应作为生物体的第一反应,与生俱来就很难被伪装。

当我们的身体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和刺激时,在最初的5到8秒内,我们的肌体反应是自然且毫无掩饰的。

简单来讲,就是人对外界的反映,首先表现在身体上。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2)

与肌体反应相比,如果我们在与人交流时足够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眼神的反应速度更快、更直接,所传达的信息也更加丰富多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突发状况发生时会先惊慌失措,而不是先语无伦次;会被突如其来的发生,整个人陷入呆滞的状态。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在跟人接触交流时,眼球的移动方向、眨眼的频率以及瞳孔的变化等方面研究,得出的调查结论显示,人与人之间的眼神接触,会对性格内向的人的交际状态产生极大的影响。

性格内向或社交焦虑的人往往对眼神接触更为敏感。对他们来说,过度的眼神接触可能会引发不适感,甚至加剧焦虑。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仅凭眼神就能分辨出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因为他们大多都有着眼神飘忽不定的共同特征。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仔细观察,通过眼神来判断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并非难事。

我们在探讨那些说话说话声音小、不敢直视对方眼睛的一类人,往往是潜在的严重人格缺陷这一观点时,需要知道的是,这类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会产生紧张、不自信、社恐等心理,从而逃避与交谈对象的目光接触。

此时,他们心里所想的,往往是如何尽快结束谈话,怎样才能从这种令他们感到不适的社交情境中脱身。

不难想象,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说话吞吞吐吐、眼神飘忽,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与我们交流的对方,都会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3)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跟他人交流时,往往一个眼神就让彼此心领神会,明白对方的想法。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自卑或低自尊的个体可能通过眼神躲闪来避免与他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因为他们可能担心被他人否定或拒绝。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会导致个体在社交中表现出退缩行为,包括眼神躲闪,以避免暴露自己的不足或脆弱。

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刻意躲避与他人的眼神交流,很可能是他在压抑自己的内心,无法坦然地将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别人面前,从而选择了伪装。

由此可见,说话声音小、眼神飘忽不定是内在自我低价值感的外在表现。简单来讲,就是一个人不够自信。

为此,想要帮助这些人更好的提升自信,应对生活的挑战和实现目标,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强调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对其行为和成就的关键作用。

简单来说,假如一个人能够轻松应对某个特定的问题,便会在心里产生自信,而这种自信会逐渐凝聚为一种专注力。

即当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时,在跟人交谈时就会专注于谈话对象和交流内容本身。

我们会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接收对方身体传递出的各种讯息,并努力解读这些信息,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其实是一种性格缺陷

自信的人,会觉得与人交谈是一种享受。

他们在交流过程中,目光会随着谈话者的动作而移动,集中在对方的眼睛、嘴巴以及整个面部,不仅感官在接收丰富的信息,大脑也在快速处理这些信息背后隐藏的深层含义。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想要改变这一性格缺陷,我们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明确交流的目的和对着镜子进行模拟谈话训练,逐渐改善,从而拥有自信的能力。

如果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自信从容,不仅能够让人际关系更容易升温,还可以让自己具有更多的人格魅力。

*作者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哪为朋友解释一下.(那些跟人说话小声支支吾吾和眼神躲闪)》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