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买了冷热两用空调,天寒地冻时却只吹冷风,手放在出风口,凉得像摸了块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瓷砖,难道空调制热是商家的噱头?
老辈人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空调不制热,先别急着骂厂家,说不定是咱们没把它“伺候”好——掀开内机盖子,滤网摸起来黏糊糊的,沾着猫毛、灰尘,还有去年秋天的桂花瓣,吹出来的风带着股闷味,像翻旧衣柜时的味道。
第一个要查的,就是空调是不是“脏得喘不过气”了。内机滤网堵了,热风吹不出来;外机冷凝器积了灰,像给翅膀裹了层浆糊,吸不上室外热量。把滤网拆下来,温水泡十分钟,刷子刷掉灰,晾干装回去;外机够得着的话,用喷壶冲翅片,别用高压水枪。
要是清洗了还不行,就得看看是不是“饿”了——制冷剂像空调的“粮食”,漏了的话,制热就像没油的汽车。找售后师傅来,查漏点,加制冷剂,补好漏的地方,空调就能“吃饱”干活了。
还有种情况,外机结了层厚霜,像穿了件白棉袄,空调一个劲除霜,忘了制热——这是除霜功能“罢工”了。先关空调等十分钟,让霜自己化;不行的话,找师傅修除霜控制器。
要是以上都没问题,可能是四通阀“闹脾气”了。它是空调的“开关”,负责切换制冷制热,卡死了的话,制热模式就像被锁了门。这得找专业师傅换四通阀,咱们自己别乱拆。
要是室外温度低于-5℃,空调就像“怕冷的孩子”,缩着脖子不想干活。热泵型空调靠吸室外热量制热,温度太低,吸不上来,只能吹冷风。这时候别勉强它,用暖风机或者电暖气,等天气回暖了,空调又能“满血复活”了。
老辈人说“勤扫屋宇,百事顺意”,其实不是迷信。干净的环境能让东西用得更久——空调清洗了,空气流通了,不仅制热好,还能少生病。就像家里的碗要天天洗,空调也得定期“洗澡”,这是对生活的用心。
还有“天时不如地利”,要是房间窗户漏风,门底下有缝,就算空调制热再好,热量也像流水一样跑了。找块旧毛巾塞门缝,窗户贴层密封条,把风挡在外面。这比开高温度管用,还能省电费。
生活里的麻烦,往往不是设备不行,而是我们没摸透它的脾气。用心维护,比抱怨更管用;实用主义不是凑合,是对生活的清醒认知——把钱花在刀刃上,把力用在点子上,日子才能过得舒服。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空调遥控器的模式按钮,调不出制热的图标。(冷热空调不制热可能是这5个原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