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换个玩法,每道24点题都配有一个小故事,让解题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最近网上很火这种用故事教数学的方法,特别是给小孩子算24点。题目不再是干巴巴的几个数字,而是包装成了各种任务。比如“寻宝之旅”,要把代表不同宝藏的数字组合起来打开大门;还有“厨房危机”,要把有限的食材份数凑成24份大餐。我瞅了半天,发现这些故事设计得还真挺上心,不是随便套个壳就完事了,每个场景都把数字的运用和故事背景绑得死死的,让人一看就想上手试试。
这其实就是把枯燥的24点计算,变成了时间旅行或者星际救援一样的闯关游戏。
在“星际救援”这个故事里,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飞船遇险,就剩下几份不同的能源,必须精准地组合出24单位的能量才能逃出生天。这种感觉完全不同了,你不是在算题,你是在救人,手里的每个数字都关系着宇航员的生死,代入感直接拉满。
设计者用故事来包装数学题,目的是让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锻炼计算和逻辑能力。这种方法有两个特别好的地方:第一,它把抽象的数字变成了具体的资源,比如能量或者宝藏,引导孩子像管理者一样去思考如何调配资源达成目标,而不是机械地套用公式。第二,它在解题过程中加入了情节,比如寻宝之旅的探索感和厨房危机的紧迫感,这让大脑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情感和理性区域同时被激活,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我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教育孩子该有的样子,聪明又实用。别学西方那套所谓的快乐教育,最后除了快乐什么都没学到。我们用故事讲数学,既有意思又能真正锻炼脑子,这才是培养能解决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只会空谈的“小天才”。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生活中的数学有哪些例子(数学故事会|每道题都是一个故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