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原文(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原文(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愚令燕 2025-09-19 科技 4 次浏览 0个评论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天道:山下有水,遇险而止,莫知所之,蒙象。外止内险。山水蒙,蒙之象。

山下有水,山为外卦,水为内卦,山为止,水为险,外止内险之象。

一人在十字路口,不知道怎么走,因为心中有险道,慌了,停止前进,当他停止下来就会考虑怎么走,这就是代表蒙的状态。

在蒙没有关系,要有童蒙,你要问,敢问,请教别人。但不要渎蒙,成了蒙,认为自己已经是博士,知识渊博,怎么可能会错,有问题不去问,自己去猜测,以为,结果猜测以为都不是事实。

人间道:人会经历这个蒙的阶段,去蒙之道,启蒙之道,必待他诚心一致来求己,再告知,方能去蒙,必以贞正。

现在很多的人,怎么讲都不听,想要主动告诉他是没有用的,要待他诚心一致来求你。现在的人问了别人方法后还是有自己的意见,何必当初去问?问了半天,浪费别人口舌,自己又没有收到。

尧舜都不耻下问,气量大一点。有时候,才智之人,容得下万卷书,容不下一句话。

蒙至极,蒙到了极限以后,都没办法改了,你在那里教他,等他,他都无法明白。,积重难返了,易经讲:利用寇,当击伐之,适中,不可太过。实在没办法了,就应该修理他,但有一个限度,启蒙了之后停下来。

蒙之道,必待他诚心一致来求己,再告知,方能去蒙,必以贞正。

蒙卦,李树开花,一子折,李姓之人,儿子夭折,出现蒙蔽的手段,只为了财禄,虽然禄还在,真正的珠宝已经被带到船上,大家忧心忡忡,但会先成后破。

所以,除了我们如何启蒙以为,还要反过来看,你发现我用蒙蔽的手段对付你,代表我有所企图,没有企图有什么好蒙蔽的。

占卜:一只鹿站在地上,鹿者禄也。地上两串钱,忧心忡忡,李树开花,一子折。满船珍宝,二人江中撑船,一个盒子,先成后破。

1.李树有一个树枝被折断,会因犹豫不决而误事。李姓人氏且有子天折之象,則成格。

2. 船上载有珍宝:为顺风利财之兆,也暗示人圖財之象;船在水上:乃離國他去象。

3.两串錢:乃忧心忡忡象,即意虽有祿,但仍令人忧心。两串铜钱,象征既有财又有禄。

4.圖中一碗:示此蒙蔽手段,必先成後破,因其乃不正之財,必不久远也;一盒子寓意“和合”,利于婚姻。

5.鹿象征应该动机纯正,坚持到底。鹿在地上,示仍有小祿於内,鹿即小禄也。

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

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阳宅:三子居二子位(北)1.以蒙蔽之法欺家人,惟利是图:2.本身黑昧,不知进退:3.性刚不听兄长之言,独行独断;4.较次子早婚,较长子晚婚;5.比同时生人早七年婚;6.常喜赌博,帮往往求财遇险之象。

《周易阐真》上艮下坎(蒙卦第四)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御寇。

  蒙者,昏昧无知之义。卦体上艮,二阴进于一阳之下;下坎,一阳陷于二阴之中,皆有阴伤其阳之象,故谓蒙。

  又卦德险在止中,有险而能止,兼有止蒙之义。此运阴符下手之卦,承上坤卦而来。坤者,行顺道也。运阴符者,运其不顺之阴,而归于顺也。

  人自先天阳极,后天阴生,元神昧而识神用事,陷真认假,误用聪明,巧智百出,外虽明而内实暗,此蒙之所由来也。一入于蒙,性乱命摇,一日千生万死,莫知底止,险之极矣。若知有险而能止之,黜聪毁智,如愚如讷,外虽无知,内实有知,由假蒙而归真蒙,是蒙中反有亨道矣。

  蒙之亨者,莫过于童,蒙童之蒙,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一举一动,皆从本性中流出,俨然圣贤身分,天人面目。行蒙道者,必归于童之蒙,方是返本还元之蒙。然此返本还元之蒙,匪我求重蒙,童蒙求我也。

  匪我求童蒙者,非由勉强,不着于色也。童蒙求我者,出于自然,不落于空也。不着于色,不落于空,非色非空,既非求真,又不除假,常静常应,常应常静,不蒙而似蒙,蒙而实不蒙。外物不得而入,内念不得而生,不求真而真即在是,但此非色非空之道,有养蒙发蒙二法,不可不知。当其阴阳混成,天真未伤,客气未入,蒙属于真,如初筮著策未分之时,必先告命,须当虚静诚敬,以行无为之道。及其阴阳已判,天真有亏,客气潜入,蒙归于假,如筮策再三渎乱之时,不待告命,可以变化裁制,以行有为之道。

  无为之道,养真蒙也。有为之道,化假蒙也。养真化假,有为无为,随时而用,不失其正,或自有为而归无为,或自无为而成有为,总以至善无恶,浑然天理,还元返本,归于童蒙为极功。行蒙道者,可不以正哉!

䷃(下坎上艮)教化之道守业难教文化之道 老师学生

[卦名探讨]

蒙:山水,濛,水气上升绕山,濛泷之象;蒙为稚为幼,取自艮为小。其实卦意是止(艮)言(坎), 倒过来就行(震)言(坎)。

  [蒙卦导读]入境先问俗,山外有山不停止学习.适度启发兴趣,15分钟全卦揭示了人生最重要的是启蒙的道理,强调蒙昧无知只有通过启蒙教育才能茁壮成长。卦辞立德立人立才用人单创启蒙蒙以养正.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强调受教育者求知的欲望和主动性对于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经文+传文]《蒙》享;匪我求童蒙①,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②,渎则不告;利贞。

《彖》曰:《蒙》,山下有险③,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④。“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⑤,《蒙》。君子以果行育德⑥。

[注解]①童蒙:问筮者。问筮者之问筮,乃因有所不明,有如蒙昧童子,故曰“童蒙”。②读:亵渎。③山下有险:《蒙》卦下坎上艮,艮是山,坎是险,所以说“山下有险”。艮又是止,所以下文说“险而止”。④时:及时。中:中正。⑤山下出泉:《蒙》卦下坎上艮,艮是山,坎是水,所以说“山下出泉”。泉水流时一泻而下,象征果断,又象征仁德,仁德果断是成功的前提,所以下文说“君子以果行育德”。⑥果:果断。

[译文]《蒙》 亨通;不是我去求幼童占筮,是幼童求我占筮,初次求教就施以教诲,再三乱问,这就渎犯了神圣的筮法,乱问就不再为之篁。此卦是有利的占问。

《彖传》说:《蒙》卦的象征是,山下有危险,君 子遇险止步,这就是《蒙》卦。《蒙》卦是亨通的,是因为遇险止步是及时的和中正的。“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是说双方的想法一致;“初筮告”,是因为蒙童求问的是刚健中正的事;“再三读,读则不告",是因为这种行为是渎犯神灵的和蒙味的。通过培养中正的道德去除蒙昧,这是圣人的功业。

《象传》说:山下涌出泉水,这就是《蒙》卦的象征。君子取法《蒙》卦果断行动,培养道德。

【蒙注解】:蒙,卦名,亦即“山水蒙”,与屯卦互为综卦。《序卦传》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蒙昧,幼稚。人和物初生时,犹如幼稚蒙昧的状态。蒙昧阶段,要施教加以启发教育,必定会亨通,故“亨”。“匪”通“非”。”童蒙”:本义是幼稚蒙昧,这里指一切蒙昧的事物。不是我求教于蒙昧的人,而是蒙昧的人来向我求教。“初筮”:初次占筮。“渎”:亵渎,不敬之意。亵渎神明就不能告诉他结果。用“再三渎,,渎则不告”来说明对童蒙施教的方法和态度,这样有利于贞正。满足上面的条件后才会“利贞”。

【彖注解】:上卦艮,艮为山,为止;下卦坎,坎为水,为险。所以说“山下有险,险而止”,这是蒙卦之象。九二处下卦之中位,犹如把握好时机而施行中正之教,故“时中也”。“志应”,指六五求九二,阴阳相互呼应。也有“蒙童求我”之意。“刚中”,指九二阳爻居中位,表示刚直中正,所以有“初筮告”。蒙昧的时候可以培养纯正的品德,也是能成就圣人功业的。故说“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之人若有言行偏差,可能以后会误入歧途。

[彖辞由来]

山水蒙,艮在外坎在内,由外而内,来而求;山水通气,故亨。从筮字看,此卦应该是占筮之卦,童蒙指暗昧(艮为童,坎为蒙、陷),不知道事情吉凶顺逆,一而再反复诘问。初筮告,既来则告(坎为舌,言),再三(三本是离卦之数,连着再、三,指反复之义,即上九至九二之坤)渎(污,不信任,坎),渎则不告(止言,上艮止下舌言)。所谓利贞,即有正信才能得好结果。“我”是虚拟的神主,表示告诫之意。艮为本体,坎为属性。

[彖辞义解]万物稚,当亨,利而贞(成)。以童蒙言,则志向坚定才可成功。上艮有庙象,下坎为心为忧,故有筮之象。坎为耳痛,为沟渎,听而不明白。二至六之间,三阴而止,不足为教。坎为口舌,告;初筮即吉,坎而可止。蒙卦二至六之象同于损,损之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注解】:上卦为艮卦,为山,下卦为坎卦,为水、为泉,故说“山下出泉”。形成蒙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要以果断的行动来培育道德。

《周易正义》坎下艮上。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筮」,筮者決疑之物也。童蒙之來求我,欲決所惑也。決之不一,不知所從,則複惑也。故初筮則告,再、三則瀆。瀆,蒙也。能為初筮,其唯二乎?以剛處中,能斷夫疑者也。

[疏]「蒙亨」至「瀆則不告」。○正義曰:蒙者,微昧闇弱之名。物皆蒙昧,唯原亨通,故雲「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者,物既闇弱而意原亨通,即明者不求於闇,即匪我師德之高明往求童蒙之闇,但闇者求明,明者不諮於闇,故雲「童蒙求我」也。「初筮告」者,初者,發始之辭;筮者,決疑之物。童蒙既來求我,我當以初始一理剖決告之。「再三瀆,瀆則不告」者,師若遲疑不定,或再或三,是褻瀆,瀆則不告。童蒙來問,本為決疑,師若以廣深二義再三之言告之,則童蒙聞之,轉亦瀆亂,故不如不告也。自此以上,解「蒙亨」之義。順此上事,乃得「亨」也。故「亨」文在此事之上也。不雲「元」者,謂時當蒙弱,未有元也。○注「初筮告」。○正義曰:「初筮則告」者,童蒙既來求我,我當以初心所念所筮之義,一理而剖告之。「再三則瀆,瀆,蒙也」者,若以棄此初本之意,而猶豫遲疑,岐頭別說,則童蒙之人,聞之褻瀆而煩亂也。故「再三則瀆,瀆,蒙也」。「能為初筮,其唯二乎」者,以《彖》雲「初筮告,以剛中」者,剛而得中故知是二也。

利貞。「蒙」之所利,乃利正也。夫明莫若聖,昧莫若蒙。蒙以養正乃聖功也。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矣。

[疏]「利貞」。○正義曰:貞,正也。言蒙之為義,利以養正,故《彖》雲「蒙以養正」,乃「聖功也」。若養正以明,即失其道也。○注「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正義曰:「然則養正以明,失其道」者,言人雖懷聖德,若隱默不言,人則莫測其淺深,不知其大小,所以聖德彌遠而難測矣。若彰顯其德,苟自發明,即人知其所為,識其淺深。故《明夷》注雲「明夷蒞眾,顯明於外,巧所避」是也。此卦,《系辭》皆以人事明之。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退則困險,進則閡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

[疏]正義曰:「山下有險」者,坎在艮下,是山下有險。艮為止,坎上遇止,是險而止也。恐進退不可,故蒙昧也。此釋蒙卦之名。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時之所願,惟願「亨」也。以亨行之,得「時中」也。

[疏]正義曰:疊「蒙亨」之義,言居「蒙「之時,人皆願「亨」。若以亨道行之于時,則得中也。故雲「時中」也。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我」謂非「童蒙」者也。非「童蒙」者,即陽也。凡不識者求問識者,識者不求所告;闇者求明,明者不諮於闇。故《蒙》之為義,「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也。童蒙之來求我,志應故也。

[疏]正義曰:以童蒙闇昧之志,而求應會明者,故雲「志應」也。

初筮告,以剛中也。謂二也。二為眾陰之主也,無剛失中,何由得初筮之告乎?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疏]正義曰:「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者,所以再三不告,恐瀆亂蒙者。自此以上,《彖》辭總釋「蒙亨」之義。「蒙以養正,聖功也」者,能以蒙昧隱默自養正道,乃成至聖之功。此一句釋經之「利貞」。

《彖》曰:山下出泉,蒙。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

[疏]正義曰:山下出泉,未有所適之處,是險而止,故蒙昧之象也。

君子以果行育德。「果行」者,初筮之義也。「育德」者,養正之功也。

[疏]正義曰:君子當發此蒙道,以果決其行,告示蒙者,則「初筮之義」。「育德」謂隱默懷藏,不自彰顯,以育養其德。「果行」、「育德」者,自相違錯,若童蒙來問,則果行也,尋常處眾則育德,是不相須也。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经文+传文]初六:发蒙①,利用刑人②,用说桎梏③,以往,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注解] 启发①发: 除去。②刑人:刑,法也。③说:同“脱”,解除。

[译文] 混顿 初六 启发蒙昧;利于以法教育人,使其脱离桎梏。但有所前往则会发生艰难之事。

《象传》说:“利用刑人”,是说君子按照法令办事。

【初六注解】:“发”,启发。“发蒙”,启发蒙昧。“刑”通型,。“利用刑人”,是说启发蒙昧,有利于用树立一个典型规范的教育方法。“说”通脱,摆脱。坎为桎梏,艮为手,有“用说桎梏”之象。“用说桎梏”,借此摆脱刑具加身。就是启发童蒙,要树立起一个典范,让童蒙学习效法,这样就不会触犯法律法规,不会受到惩罚。“以”,若之意。 初六与六四敌而不应,不宜前往,故“往吝”。如果蒙稚之时不愿意好好地接受启蒙,急于冒进前往必定会遇到困难。

【象注解】:“正”,端正。坎为法。“正法”,端正法纪。

《周易正义》初六: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處蒙之初,二照其上,故蒙發也。蒙發疑明,刑說當也。「以往吝」,刑不可長。

[疏]「初六」至「以往吝」。正義曰:「發蒙」者,以初近於九二,二以陽處中,而明能照闇,故初六以能發去其蒙也。「利用刑人,用說桎梏」者,蒙既發去,無所疑滯,故利用刑戮於人,又利用說去罪人桎梏,以蒙既發去,疑事顯明,刑人說桎梏皆得當。在足曰桎,在手曰梏。《小雅》雲:「杻謂之梏,械謂之桎。」「以往吝」者,若以正道而往,即其事益善矣;若以刑人之道出往,往之即有鄙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刑人之道,道所惡也。以正法制,故刑人也。

[疏]正義曰:且刑人之道乃賊害於物,是道之所惡,以利用刑人者,以正其法制,不可不刑矣。故刑罰不可不施於國,鞭撲不可不施於家。案:此經刑人、說人二事,《象》直雲「利用刑人」一者,但舉刑重故也。

  《周易阐真》初六,在蒙之初,人心方起,急须严加克制,如利用刑人也。若姑息养奸,纵性为恶,如用说桎梏以往,渐入于下愚不移之地,而莫可救止,取吝必矣。此贵防阴于蒙之初也。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经文+传文]九二:包蒙①,吉。纳妇吉。子克家②。

《象》曰 :子克家,刚柔接也③。

[注解]①包:包容。②克:成。③刚柔接:本爻九二是阳爻,是刚,居六三下,六三是阴爻,是柔,所以说“刚柔“刚柔接”象征男女相配。

[译文]包容其缺点帮助其

九二 包容蒙昧之人:吉祥;为子娶妻:吉祥;儿子能够继承父志兴家立业.

《象传》说:“子克家”,是说男女相配。(>18岁,子女有缺点)不能担当,家族重负。

【六二注解】:六二、六三、六五形成互坤,坤为包,故有“包蒙”之象。包容蒙昧,正好实施教育启发蒙昧, 故“吉”。九二与六五正应,六五爻好比“妇人”,故有 “纳妇吉”之说。“克”,能够,引申为操持。 九二、六三、六四形成互震,震为长子,九二阳爻居下卦之中,故说“子克家”之说, 说明儿子能够操持家业。

【象注解】:“接”,接应。 九二为阳、为刚,六五为阴、为柔,九二与六五相应, 故说“ 刚柔接也”。

《周易正义》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以剛居中,童蒙所歸,包而不距則遠近鹹至,故「包蒙吉」也。婦者,配巳而成德者也。體陽而能包蒙,以剛而能居中,以此納配物莫不應,故「納婦吉」也。處於卦內,以剛接柔,親而得中,能幹其任,施之於子,克家之義。

[疏]「九二」至「子克家」。正義曰:「包」謂包含,九二以剛居中,童蒙悉來歸己,九二能含容而不距,皆與之決疑,故得吉也。九二以剛居中,陰來應之。「婦」謂配也,故納此匹配而得吉也。此爻在下體之中,能包蒙納婦,任內理中,幹了其任,即是子孫能克荷家事,故雲「子克家」也。○注「親而得中」。○正義曰:「親而得中」者,言九二居下卦之中央,上下俱陰,以己之兩陽迎接上下二陰,陰陽相親,故雲「親而得中」也。「能幹其任」者,既能包蒙,又能納匹,是能幹其任。

《象》曰:「子克家」,剛柔節也。

[疏]正義曰:以陽居於卦內,接待群陰,是剛柔相接,故克幹家事也。

  《周易阐真》九二,刚而能柔,借阴养阳,是包蒙也,蒙在包中,外暗内明,不但阳气不伤,而且阳气增长,如纳妇之吉。而子自克家,此能养阳于蒙之时也。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经文+传文]六三:勿用取女①,见金夫②,不有躬,无攸利。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③。

[注解]①取:同“娶”。②金夫:有钱男人。③行不顺:本爻六三是阴爻,是柔,居九二上,九二是阳爻,是刚,柔在刚上,是女凌驾男的象征,所以说“行不顺”。

[译文]六三 不能娶那样的女人,她看见有钱人,就会失身,娶她没有什么好处。

《象传》说:“勿用取女”,是说事情不顺

【六三注解】:“取”通娶。“金夫”,这里指上九,上九为阳爻,为金,故说“金夫”。六三与之相应,故有“见金夫”之象。“躬”,自身。六三在互坤当中,坤为身,引申为自身。六三若取悦上九,就离开了互坤,故说“不有躬”。六三阴爻居刚位,不中不正,阴柔乘九二之阳刚,象征行为不正的女子,这样的女子取之则不利。

【象注解】:六三阴爻乘九二阳爻之上,故“行不顺也”。女子的行为不顺从常理。

 《周易正义》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童蒙之時,陰求於陽,晦求於明,各求發其昧者也。六三在下卦之上,上九在上卦之上,男女之義也。上不求三而三求上,女先求男者也。女之為體,正行以待命者也。見剛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施之於女行在不順故「勿用取女」,而「無攸利」。

[疏]「六三」至「無攸利」。○正義曰:「勿用取女」者,女謂六三,言勿用取此六三之女。所以不須者,此童蒙之世,陰求於陽,是女求男之時也。「見金夫」者,謂上九以其剛陽,故稱「金夫」。此六三之女,自往求見「金夫」。女之為禮,正行以待命而嫁。今先求於夫,是為女不能自保其躬,固守貞信,乃非禮而動,行既不順,若欲取之,無所利益,故雲「不有躬,無攸利」也。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順也。

[疏]正義曰:釋「勿用取女」之義。所以勿用取此女者,以女行不順故也。

 《周易阐真》六三,阴柔不中不正,恣情纵欲,故勿用取女。勿用者,以其人心用事,贪财好色,如淫奔之女,见金夫不有躬,未得于人,早失其己,其无所利,可知此蒙,而又滋其蒙也。

[经文+传文]六四:困蒙①,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注解 ]①困:受困。 吝:没干会后悔

[译文]六四 困于蒙昧之中:有艰难。

《象传》说:“困蒙”是艰难的,是因为远离实际。

【六四注解】:六四与初六敌应,上下皆是阴爻,并远离九二, 不能接受蒙师的启蒙教育,故有 “困蒙”之象。

【象注解】:“实”这里指阳爻。蒙卦只有九二、上九两个阳爻, 初六、六三、 六五都相近与阳爻,唯独六四远离阳爻,故有“独远实”之象。

《周易正义》六四:困蒙,吝。獨遠於陽,處兩陰之中,闇莫之發,故曰「困蒙」也。困於蒙昧,不能比賢以發其志,亦以鄙矣,故曰「吝」也。

[疏]正義曰:此釋六四爻辭也。六四在兩陰之中,去九二既遠,無人發去其童蒙,故曰困於蒙昧而有鄙吝。

《象》曰:「困蒙」之吝,獨遠實也。陽稱實也。

[疏]「《象》曰」至「獨遠實也」。○正義曰:「獨遠實’者,實謂九二之陽也。九二以陽,故稱實也。六三近九二,六五近上九,又應九二,唯此六四既不近二,又不近上,故雲「獨遠實也」。○注「陽實也」。○正義曰:陽主生息,故稱實。陰主消損,故不得言實。

  《周易阐真》六四,性质本愚,又与小人为伍,不知亲近高明之士,以扩充其识见,终困于蒙而不得出,岂只取吝而已乎?此蒙而不知其蒙也。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经文+传文]六五:童蒙,吉。《象》曰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①。

[注解]①顺以巽:本爻六五是阴爻,居上九阳爻下,是柔顺从刚、儿童服从大人的象征,所以说“顺以巽”。(巽顺从.)(主位)员工正直、正义.忠义.听话.

[译文]六五 童子蒙昧受启发(能够听从教导):吉祥。

《象传》说:“童蒙”是吉祥的,是因为蒙童柔顺又能服从大人。

【六五注解】:六五在上卦艮中,艮为少男,即“童蒙”之象。六五居上卦之中,所以说吉祥。

【象注解】:“顺”,顺从。“巽”,谦逊。六五在互坤之中,坤为顺,故为“顺”。六五居于尊位并且和九二相应,象征向下谦逊于九二,故为“巽”。由此引出“顺之以巽”。

《周易正义》六五:童蒙吉。以夫陰質居於尊位,不自任察而委於二,付物以能,不勞聰明,功斯克矣,故曰「童蒙吉」。

[疏]正義曰:言六五以陰居於尊位,其應在二,二剛而得中,五則以事委任於二,不勞巳之聰明,猶若童稚蒙昧之人,故所以得吉也。

《象》曰:「童蒙」之吉,順以巽也。委物以能,不先不為,「順以巽也」。

[疏]「《象》曰」至「順以巽也」。正義曰:「順以巽也」,釋童蒙之吉,巽以順也,猶委物於二。順謂心順,巽謂貌順。故褚氏雲:「順者,心不違也。巽者,外跡相卑下也。」○注「委物以能」至「順以巽也」。○正義曰:「委物以能」,謂委付事物與有能之人,謂委二也。「不先不為」者,五雖居尊位,而專委任於二,不在二先而首唱,是順於二也。「不為」者,謂不自造為,是委任二也。不先於二,是心順也;不自造為,是貌順也。

 《周易阐真》六五,于止知其所止,以无能而顺有能,借刚济柔,虽蒙不蒙,正童蒙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之吉道。此蒙而自知其蒙也。

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经文+传文]上九:击蒙①(突破山泉),不利为寇,利御寇。

《象》曰 :利用御寇,上下顺也。[注解]蒙①击:攻击.打醒

[译文]上九 以猛击开启蒙昧;过于暴烈则不利,用抵御盗寇之法有利.利用人民蒙昧,打击人民招安后

《象传》说:“御寇”是有利的,是因为御寇是自卫臣民都会顺从支持。

【上九注解】:上卦为艮,艮为手,故为“击”。“击”,击打。上九为阳爻,象征蒙师,也有启蒙责任,故说“击蒙”。九二是下位的蒙师,治蒙的方法比较包容,故曰“包蒙”。上九与六三相应,坎为寇,故说“不利为寇”。艮为止,为御,下有互坤(坤为众)的帮助,故说“利御寇”。

【象注解】:互坤(六三、六四、六五)为顺,为民。下众阴顺从于上九之阳,故“上下顺也”。上下相顺,足以度过蒙昧的阶段。

《周易正义》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處蒙之終,以剛居上,能擊去童蒙,以發其昧者也,故曰「擊蒙」也。童蒙原發而已能擊去之,合上下之願,故莫不順也。為之捍禦,則物鹹附之。若欲取之,則物鹹叛矣,故「不利為寇,利禦寇」也。

[疏]正義曰:處蒙之終,以剛居上,能擊去眾陰之蒙,合上下之願,故莫不順從也。若因物之來即欲取之而為寇害,物皆叛矣,故「不利為寇」也。若物從外來,為之捍禦,則物鹹附之,故「利用禦寇」也。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順也。

[疏]正義曰:所宜利為物禦寇者,由上下順從故也。言此爻既能發去眾蒙,以合上下之願,又能為之禦寇,故上下彌更順從也。

 《周易阐真》上九,刚而居于蒙之极,是能惩忿窒欲,猛力以退客气,如击蒙也。

  退阴之道,不利于人心而为寇,利于道心而御寇,去人心,振道心,阴气退尽,阳气纯全,复见本来面目,此蒙而终不能蒙也。

  观于六爻之蒙,真假大别,真者用而假者去,养之退之,皆能不失其正,阴符之道尽矣。

第4卦 山水蒙(蒙卦) 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 )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事业:事业开始,混乱无序,危机四伏,以勇敢坚毅的行动可以扭转局面。然而必须接受严格教育,培养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务必脚踏实地,最忌好高骛远,否则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经商:务必小心谨慎,不得急功近利,尤其应树立高尚的商业道德,以良好的信誉提高竞争力而取胜。

  求名:必须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陶冶情操。且动机纯正,可以达到目的。

  外出:等候有利时机再行动,等待期间应积极做准备。

  婚恋:注意考察对方品德,不可以金钱为诱铒。夫妻需相互宽容、理解。

  决策:有时会陷入迷惘困顿的境地,加上胆小、不果断,往往误事。如能接受长辈的教诲,甚至严酷的考验,抛弃疑惧的心理,等待适当时机,必然一帆风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原文(4卦 山水蒙蒙卦卦总结)》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