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介绍(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介绍(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迮又松 2025-10-01 资讯 1 次浏览 0个评论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高二的孩子开始学选择性必修三 有机化学 大多数孩子叫苦连天,说难,太难了。

今天苏老师给大家说说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算是一个单独的学科,所以对于高二孩子来说,是有机会学好的。

认识这本书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高考中有机化学出现在选择题以及最后一道压轴题,大概分值20分左右。有必要学好,是不?

另外 ,即使你的无机化学学得差强人意,并不影响你学好有机化学。所以,面对这个新的模块,你要下定决心,把握住机会。

树立能够学好的信心,坚定学好的想法,只有自己有想法才能学好!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从第一节课就要重视课堂,加强理解以及识记,用最短的时间理顺出有机化学学习的思维!

即:官能团决定性质!有机化学的学习在学官能团的性质,成断键特点以及官能团之间的转化啊

1. 从无机到有机,有一些学科概念和学习要求发生了变化。比如,在无机化学里,我们一般使用化合价的概念,如CO2中碳是+4价。有机化学里则比较简单,稳定有机物里,碳一定是4价的(不再分正负)。意思是说,只要看到C原子,它一定通过4根键跟别的原子相连,可以是4个单键、2个单键和1个双键、1个单键和1个三键,当然也可能是俩双键(只是除O=C=O外,具有“=C=”结构的物质一般不稳定)。类似的,氧一定是2价,H、F一定是1价,Cl、Br、I一般是1价,N、P一般是3价,S一般是2价。由于不再采用氧化数的概念,所以有机化学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般也不再依据元素氧化数变化做判断。

有机物“得氧或失氢”为氧化,有机物“失氧或得氢”为还原。

在有机化学里的反应类型属于“氧化反应”,而不叫“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机物CH3CHO在反应中获得了一个O原子,变成CH3COOH(之后被NH3中和成CH3COO-)。其实,认真研究CH3CHO和CH3COOH中碳的化合价可以发现,无机、有机里对于CH3CHO变化本质的说法,并无差别。它都发生了氧化反应。只是有机化学里忽视了无机物发生的变化。同理,乙烯催化加H2的反应:

因为有机物得到了氢,此加成反应也可称为还原反应。

2. 必须加强微观空间想象力训练。有机物的很多性质,与分子的空间构型密切相关。有机化学发展史上,也发生了有很多与微观空间结构有关的故事。

在有机物中,碳原子有且只有sp、sp2、sp3三种杂化方式。

这里,楔子形的键表示伸向纸面前方,虚线表示该键伸向纸面后方。饱和烃中碳原子均取此杂化方式,所以任何烷烃、环烷烃都不可能具有平面型结构。丙烷及含更多碳原子的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会排成一条直线,都是锯齿状的。

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以及官能团种类、位置,空间结构的不同导致在有机化合物中出现同分异构现象。这是难点,考试中不易得分,所以掌握基础的知识点,比如碳链异构用减碳法、官能团位置异构用等效氢法等等。

3.跟住老师的思路分析理解反应机理,也就是反应过程中断键、成键的方式

例如羟醛缩合反应先加在消,实现官能团之间的转换和碳链的增长。先加时是α-H加到醛基的氧原子上,生成羟基,在发生消去引入碳碳双键。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4.学习有机物性质时,记住每类物质物理、化学性质时,更要理解、接受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

所以甲苯首先兼具苯和甲烷的某些性质。

比如,反应物同样是甲苯和Cl2。

光照下,氯主要取代甲基(来自甲烷)上的氢,得到苄基氯(C6H5-CH2Cl,或称氯化苄);

而在FeCl3等路易斯酸催化作用下,氯则主要取代苯环上的氢,得到邻氯甲苯、对氯甲苯(间氯甲苯极少)。

我们还要看到苯环跟甲基连接在一起后,它们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方面,苯环上的甲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COOH,这一点甲烷是不具备的。

说明苯环导致-CH3上的C-H键变得活泼了。

这种影响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跟分子内的电子效应有关。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后续介绍的电子效应自己努力分析一下。

另一方面,甲基的引入,也使得苯环上跟甲基邻位、对位的氢变得更易取代。

比如苯跟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酸作用,需要早55℃左右反应较长时间,只得到一硝基苯。

而同样跟混酸作用,甲苯在30℃下即可较快得到一硝化产物。且甲苯可以最终获得三取代产物TNT(2,4,6-三硝基甲苯)。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甲基主要使得苯环上某些部位变活泼,这点的道理就比较高深了。

分子内基团间的作用,本质上主要是电子效应。

电子效应分为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空间效应(场效应,本文不讨论)等。

在入门阶段,我们只做简单的举例说明。

比如乙醇,可看做水的衍生物——

H2O分子的一个H,被乙基(乙烷CH3-CH2-H的一部分)取代。由于还剩余一个连在O上的H,故乙醇仍可跟Na发生置换反应得到H2: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实验中发现,乙醇跟钠的反应明显比水慢多了。

5、经常总结、经常识记、反复运用。

可以用思维导图总结繁琐的化学知识点,通过习题来运用,用题型来巩固知识点,来识记知识点,并运用知识点,进而达到理解识记的效果。但题一定要选的精准,可以先从书后习题入手而后在做课时作业本,最后提升难度!

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的介绍(学法指导如何学好有机化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