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红色的感叹号,像一枚图钉,扎在我跟林慧十年的婚姻上。
我只是想问她,这个月的水电费是不是忘了交。手机举在半空,屏幕上我刚刚发出去的“老婆,在吗?”旁边,那个小小的、鲜红的警告,刺得我眼睛生疼。
我愣了几秒,第一反应是网络不好。我切换到移动数据,又发了一遍。还是那个感叹号。
【您还不是对方的好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请求。】
一行冰冷的系统提示,像一盆冰水,从我头顶浇下来。拉黑。这个在年轻人嘴里稀松平常的词,我从没想过会用在我跟林慧之间。我们是夫妻,是女儿圆圆的爸妈,是两个在同一个屋檐下睡了三千多个日夜的人。
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得发慌。我下意识地拨通她的电话,听筒里传来的是“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一遍,两遍,三遍,永远是这句礼貌而疏远的女声。我还不死心,用办公室的座机打过去,这次通了,但只响了一声就被掐断。
她把我所有的联系方式,都拉黑了。
我坐在办公椅上,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感觉整个世界都失去了声音。旁边的同事小王探过头来,“陈哥,晚上聚餐去不去?新开的烧烤。”
我摆摆手,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脑子里乱成一团麻。为什么?我们昨天不还好好的吗?早上我出门的时候,她还叮嘱我晚上早点回家,说圆圆想吃我做的可乐鸡翅。我们没有吵架,没有冷战,甚至连一句重话都没有。
我想起三个月前,也是一个普通的晚上,她靠在床头看书,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陈阳,你说,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你会怎么办?”
我当时正戴着耳机打游戏,激战正酣,随口回了一句:“说什么胡话,能去哪儿啊你。”
她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合上了书。灯光下,她的侧脸有种说不出的疲惫。我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那句话像一颗被埋下的种子,在今天这个下午,破土而出,长成了遮天蔽日的阴影。
【引子完】
第一章:沉默的家
回家的路,我开了四十分钟,比平时慢了一倍。我怕,怕推开家门,看到的是一个空荡荡的屋子。那种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攥着我的心脏。
钥匙插进锁孔,旋转,发出“咔哒”一声。我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门。
客厅的灯亮着,暖黄色的光洒在地板上。女儿圆圆正趴在沙发上看动画片,电视里传来熟悉的吵闹声。厨房里有动静,我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
“我回来了。”我换着鞋,声音有些干涩。
圆圆从沙发上跳下来,跑到我跟前,仰着小脸,“爸爸,你今天回来得好早!”
我摸了摸她的头,目光越过她,投向厨房。走出来的人,不是林慧。是我妈。
“妈?您怎么来了?”
我妈手里还拿着锅铲,围裙上沾着酱油渍。她看了我一眼,眼神有些躲闪,“我下午过来看看圆圆,看你们没回来,就顺便把晚饭做了。小慧呢?没跟你一起?”
我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她……公司临时有事,要出差几天。”我听见自己用一种陌生的平静声音在撒谎。这是我第一次,在家人面前,为林慧的缺席撒谎。
我妈“哦”了一声,没再多问,转身回了厨房,“那正好,你爸也出差了,我这几天就住这儿,帮你们带带圆圆。”
饭桌上,我妈做的红烧肉油光锃亮,是我最爱吃的菜。但我一口都吃不下去,味同嚼蜡。电视新闻里播报着城市交通,圆圆叽叽喳喳地讲着幼儿园的趣事,我妈时不时给她夹菜。一切都那么日常,日常得让我感到一阵阵恐慌。
这个家里,好像所有人都没发现,那个最重要的人,不见了。
“爸爸,你怎么不吃呀?奶奶烧的肉可好吃了。”圆圆眨着大眼睛问我。
“爸爸不饿,圆圆多吃点。”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吃完饭,我妈在厨房洗碗,水声哗哗作响。我走进卧室,林慧的衣柜门半开着。我拉开,里面挂着她的风衣,她的连衣裙,她的羊毛衫……一切都整整齐齐。梳妆台上,她的护肤品摆放得一丝不苟,旁边还放着她没看完的书,书页里夹着一枚银杏叶书签。
她走得很匆忙,什么都没带。不像出差,更像是一种决绝的逃离。
我拉开床头柜的抽屉,那里放着我们的结婚证,还有一些零散的纪念品。东西都在。我又打开她的首饰盒,她妈妈留给她的一对玉镯子,安安静静地躺在丝绒垫上。
她到底去了哪里?
我坐在床边,房间里还残留着她身上淡淡的栀子花香。我拿起她的枕头,紧紧抱在怀里,试图从上面找到一丝线索,或者说,一丝安慰。可那熟悉的味道,此刻却像一把钝刀,在我的胸口反复切割。
晚上,我哄圆圆睡着。她的小手紧紧抓着我的衣角,嘴里嘟囔着:“爸爸,我想妈妈了。”
“妈妈很快就回来了。”我亲了亲她的额头,心里一阵酸楚。
回到卧室,我妈已经帮我铺好了床。她站在门口,欲言又止。
“妈,有事吗?”
她叹了口气,走进来,压低声音说:“陈阳,你跟妈说实话,你跟小慧是不是吵架了?”
我沉默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说她拉黑了我?说她不告而别?这听起来太荒唐了。
我妈见我不说话,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夫妻俩,床头吵架床尾和,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小慧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心事太重,你一个大男人,多让着她点。别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
“我们没吵架。”我打断她,声音里带着我自己都没察ar的烦躁。
“没吵架她能一声不吭就走?”我妈的声音也高了一点,“我下午来的时候,给她打电话,她就直接给我挂了!我才觉得不对劲的!”
原来,她也把妈的电话挂了。她不是只针对我一个人。这个发现,非但没有让我轻松,反而让我的心揪得更紧。她是要跟我们这个家,做一次彻底的切割。
“行了,妈,您早点休息吧,这事我自己处理。”我不想再谈下去。
我妈看着我,眼神里满是担忧,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走了出去。
我关上门,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房间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路灯光。我掏出手机,再一次点开那个熟悉的头像。灰色的,像一张遗像。
我点开我们的聊天记录,从上往下翻。最后一条是我发的,那个刺眼的红色感叹号。再往上,是昨天早上的对话。
她:“路上开车小心。”
我:“知道了。”
再往上,是前天晚上。
她:“新上映的那个电影,我们周末带圆圆去看吧?”
我:“这周要加班,下周吧。”
再往前翻,我们的对话,不是“知道了”,就是“嗯”,“好的”,“在忙”。那些曾经的热烈和缠绵,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一问一答的汇报。我像一个只顾着往前赶路的司机,却忘了问坐在副驾的人,想不想看看沿途的风景。
婚姻里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连争吵都觉得多余的沉默。
我终于意识到,林慧的离开,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季风。它吹了很久,只是我从没感觉到过风的存在。
第二章:无声的线索
第二天,我破天荒地请了假。
我告诉自己要冷静,林慧不是小孩子,她可能只是想一个人静一静。可我骗不了自己,她的决绝让我心慌。
我开始像个侦探一样,在家里寻找她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我翻遍了她所有的笔记本,上面除了工作记录和一些购物清单,什么都没有。她的电脑有密码,我试了我们的纪念日、圆圆的生日、我的生日……全部错误。最后,我鬼使神差地输入了她妈妈去世的日子,屏幕亮了。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原来,在她心里,这个日子比我们之间的一切都重要。
电脑桌面很干净,只有几个工作文件夹。我一个个点开,都是些我看不懂的方案和报表。我失望地准备关掉,鼠标无意间划过一个叫“随笔”的文档,文档的修改日期,是昨天凌晨三点。
我的手开始发抖。我点开文档。
里面没有长篇大论,只有短短几行字。
“今天又失眠了。看着身边熟睡的他,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我突然觉得好陌生。我们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好像隔着一个太平洋。
“圆圆的家长会,他又忘了。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着别的孩子身边都是爸爸妈妈,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圆圆回来问我,爸爸是不是不喜欢她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水槽里的灯泡坏了半个月,我说过三次。他每次都说好,然后转身就忘。晚上我摸黑洗碗,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盘子,手被划破了。他从游戏里抬起头,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他也真的就信了。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被家庭、工作、孩子这些鞭子抽打着,一刻都不能停。而他,是那个站在一旁观看的人。他会偶尔夸一句‘转得真好’,却从没想过,陀螺也会累。
“拉黑,或许不是结束。是她用尽了所有力气,为你关上的最后一扇门。门外是你,门内是她自己。”
最后一句,没有主语。但我知道,那个“她”就是林慧自己。这不像日记,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审判。
我呆呆地看着屏幕,那些熟悉的场景,在她笔下变得如此陌生而尖锐。家长会,我真的忘了,那天临时有个重要的客户要见。水槽的灯泡,我好像是听她提过,但转头就忙忘了。打碎的盘子……我想起来了,那天晚上我确实看到她手上贴着创可贴,我还问她怎么了,她说切菜不小心。
我信了。我怎么就那么轻易地信了?
我关掉电脑,感觉浑身发冷。我以为的岁月静好,在她那里,却是惊涛骇浪。我以为我们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原来,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的战争。
我冲出家门,开车去了林慧的公司。她的工位上,东西还在,一杯没喝完的咖啡已经凉透了。她的同事看到我,表情有些惊讶。
“陈先生?您怎么来了?林慧姐今天请病假了啊。”一个和她关系不错的小姑娘告诉我。
“病假?她生什么病了?”我追问。
“我们也不知道,早上发信息给主管请的假,说身体不舒服。”
我转身想走,那个小姑娘又叫住我,“陈先生,那个……林慧姐最近状态好像一直不太好,经常一个人发呆,问她什么事她也总说没事。你们……是不是吵架了?”
又是这句话。在所有人眼里,我们之间的问题,只能是吵架。
我摇摇头,离开了她的公司。我漫无目的地开着车,在城市里游荡。我去了我们第一次约会的电影院,去了我们拍婚纱照的公园,去了她最喜欢吃的那家甜品店。每一个地方,都充满了她的影子,也都在提醒我,她已经不在我身边了。
最后,我把车停在了她最好的闺蜜,苏晴的楼下。
苏晴开门看到我,一点都不意外。她把我让进屋,给我倒了杯水,然后坐在我对面,静静地看着我。
“她是不是在你这儿?”我开门见山。
苏-晴摇了摇头,“她不在。但她给我打过电话。”
“她说了什么?她在哪儿?”我急切地问,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陈阳,”苏晴叹了口气,眼神复杂,“你先别急着找她。你先问问你自己,你找到她之后,想跟她说什么?”
我想说什么?我想问她为什么,想让她跟我回家,想告诉她别闹了。这些话涌到嘴边,我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在看了那篇“随笔”之后,这些质问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可笑。
见我沉默,苏晴继续说:“你知道吗,上个星期,她在我这里哭了一整个下午。她说,她感觉自己快要被掏空了。她说她跟你说话,你永远在看手机。她说她生病了,你只会说‘多喝热水’。她说圆圆半夜发烧,你睡得像头猪,她一个人抱着孩子去医院。她说,她感觉自己嫁了个合租的室友,一个只负责付一半房租,却从不关心屋子是不是漏水的室友。”
苏晴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锤子,狠狠地砸在我的心上。
那些被我忽略的瞬间,被她一一捡起,串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说,最让她绝望的,是你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你觉得你努力工作,赚钱养家,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你没有出轨,没有家暴,你简直就是个模范丈夫。可是陈阳,婚姻不是一个KPI考核,不是你完成了几项指标就能及格的。它需要的是看见,是听见,是回应。”
“我……”我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堵了一团棉花。
“她临走前给我打电话,说她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不被人需要,不被闹钟叫醒,只是睡一觉。”苏晴的眼睛红了,“陈阳,你让她静一静吧。也让你自己,好好想一想。”
从苏晴家出来,天已经黑了。华灯初上,街上的车流和人潮川流不息,每个人都行色匆匆。我坐在车里,第一次感到如此彻底的孤独。
我拿出手机,点开林慧的微信头像,那个灰色的、冷冰冰的头像。我按下了“添加到通讯录”的按钮。
在验证信息里,我打了很多字,又一个个删掉。最后,只剩下三个字。
【对不起。】
发送。
这一次,没有红色的感叹号。但也没有任何回应。
第三章:另一个世界(第三人称)
林慧坐在一家海边小旅馆的窗前。
窗外是灰蓝色的海,浪花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沙滩,发出单调而催眠的声响。她已经在这里待了两天。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工作邮件。世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第一天,她睡了整整十八个小时。从中午睡到第二天清晨。醒来时,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照进来,她有那么一瞬间,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这种失重感,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她关掉了手机。那个在深夜里,被她用颤抖的手指按下“删除联系人”的号码,连同那个承载了十年喜怒哀乐的微信号,都被她暂时隔绝在了另一个世界。
做出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
是那天晚上,她洗碗时划破了手。血珠争先恐后地涌出来,她急忙用冷水冲洗。客厅里,陈阳戴着耳机,游戏里打打杀杀的音效震耳欲聋。她看着水龙头下自己泛白的手指,和那道刺眼的红,突然觉得一阵彻骨的寒意。
她包扎好伤口,回到客厅。陈阳的游戏刚好一局结束,他摘下耳机,看到她手上的创可贴,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事,切菜不小心。”她平静地回答。
“哦,小心点。”他说完,又戴上耳机,开始了下一局。
那一刻,她心里有什么东西,彻底碎了。不是失望,是绝望。是一种被当成透明人的,彻底的无视。她忽然明白,她所有的挣扎、痛苦、疲惫,在他眼里,都不过是“没事”两个字。
她回到卧室,看着镜子里自己憔ar的脸,眼角的细纹,黯淡的眼神。她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看自己了?她想不起来了。她的人生,被妻子、母亲、员工这些角色填满,唯独没有了“林慧”自己。
她打开电脑,敲下了那段文字。那不是写给谁看的,只是她为自己举行的一场告别仪式。告别那个一直在付出的自己。
离开家的时候,是凌晨五点。天还没亮,陈阳和圆圆都睡得很沉。她轻轻吻了吻女儿的额头,泪水无声地滑落。她爱这个家,爱她的女儿,甚至,她也还爱着那个让她绝望的男人。但她更清楚,如果再不离开,她会枯萎,会S掉。
她只带了一个小小的背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和所有的积蓄。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要去哪里,包括苏晴。她需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来修复那个千疮百孔的自己。
来到这个陌生的小镇,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了这家能看到海的旅馆。她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是看海,听海,睡觉。
两天后,她终于感觉自己活了过来。她去楼下的小餐馆,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海鲜面。鲜美的汤汁滑入胃里,温暖了整个身体。餐馆老板娘是个爽朗的中年女人,看她一个人,便跟她聊了起来。
“姑娘,一个人来旅游啊?”
林慧点点头,“嗯,散散心。”
“看你心事重重的样子,跟家里人吵架啦?”老板娘一边擦桌子一边说,“嗨,夫妻过日子,哪有不磕磕碰碰的。牙齿还有咬到舌头的时候呢。”
林慧笑了笑,没说话。
老板娘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我跟你说,男人啊,就跟孩子一样,得敲打。你不能总惯着他。有时候,你就得让他知道,没你不行。”
林慧看着老板娘脸上生动的表情,心里某个角落,似乎被触动了。
晚上,她回到旅馆,犹豫了很久,还是打开了手机。无数的未接来电和信息涌了进来。有陈阳的,有她妈妈的,有同事的。她深吸一口气,点开了苏晴发来的信息。
“慧慧,你还好吗?看到回个信。陈阳来找过我了,跟丢了魂一样。我把他骂了一顿。或许,这次他能真的明白点什么。”
看着苏晴的信息,林慧的眼睛有点酸。她没有回复,而是点开了那个熟悉的,已经变成灰色的头像。她看到了一条好友验证请求,来自陈阳。
验证信息只有三个字:【对不起。】
林慧看着这三个字,看了很久很久。十年了,她好像从没听过他这么正式地说这三个字。他是个要强的男人,从不轻易低头。
她没有点“接受”。她关掉手机,重新躺下。
海浪声依旧,但她的心,却乱了。她不知道这个“对不起”的分量有多重,也不知道这扇被她关上的门,是不是真的应该,再开一道缝。
第四章:迟到的觉醒
接下来的几天,我活得像个行尸走肉。
我妈看我状态不对,旁敲侧击地问了几次,我都用“工作压力大”搪塞了过去。我开始学着照顾圆圆,早上给她梳辫子,手忙脚乱地把她的头发弄得像个鸡窝。送她去幼儿园,听老师说她最近上课总走神。晚上回家,我试着做她爱吃的菜,却总是掌握不好火候,要么咸了,要么淡了。
圆圆很懂事,即使我做的饭菜再难吃,她也会大口大口地吃下去,然后跟我说:“爸爸做的饭,真好吃。”
她越是这样,我心里越是难受。这些年,林慧就是这样,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我和圆圆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一切,从未想过她为此付出了多少。
一天晚上,我给圆圆讲睡前故事。故事讲完了,她却睁着大眼睛,没有丝毫睡意。
“爸爸,”她小声问,“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们了?”
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我编织的“出差”的谎言,在她面前不堪一击。
我把她紧紧搂在怀里,喉咙哽咽,“不是的,宝贝。妈妈只是……只是太累了,她想休息一下。”
“是因为我吗?因为我上次数学没考好?”圆圆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不,不关圆圆的事。是爸爸不好。”我终于说出了这句话,“是爸爸惹妈妈生气了。”
圆圆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伸出小手,擦了擦我的脸颊,“爸爸,你别难过。我会乖乖的,等妈妈回来。”
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眼泪夺眶而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女儿面前,哭得像个孩子。
我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我必须做点什么。
第二天,我去了医院。林慧的妈妈,我的岳母,因为心脏病,一直在那里住院疗养。林慧每周都会去看她两次。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让她牵挂,那一定是岳母。
我提着水果篮,站在病房门口,心情忐忑。自从林慧走后,我一直没敢联系岳母,我怕她担心。
推开门,岳母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看到我,她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温和的笑容,“陈阳?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妈,我来看看您。”我把水果放在床头柜上。
“小慧呢?她今天不是休息吗?”岳母扶了扶眼镜。
我的心一沉,原来她也不知道。
我不能再瞒下去了。我坐在床边的椅子上,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岳母。我没有为自己辩解,只是陈述事实,包括林慧拉黑我,包括她留下的那段文字。
岳母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取而代代的是一声长长的叹息。
“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她摘下眼镜,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这孩子,性子像我。什么事都喜欢憋在心里,不说。但是心里,都有一本账,一笔一笔地记着。记满了,就走了。”
“妈,我……”
岳母摆了摆手,打断我,“陈阳,我问你,你还记得你们刚结婚的时候,小慧最喜欢做什么吗?”
我愣住了。我想了很久,摇了摇头。我只记得她那时候很爱笑,眼睛亮晶晶的。
“她喜欢画画。”岳母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怀念,“她大学学的是设计,画得一手好画。那时候,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个自己的画室。可是后来,有了圆圆,她就把画板收起来了。她说,要先当好一个妈妈。”
画画……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模糊的画面。好像是在我们那个狭小的出租屋里,她确实支着一个画架,在阳台上画过些什么。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太久远了,久远得像上辈子的事。
“她为你,为这个家,放弃了太多东西。”岳母看着我,目光锐利,“你给了她一个安稳的家,这很好。但是陈阳,女人不只需要一个房子,她还需要一个能听她说话,能看懂她眼泪的丈夫。你给过她吗?”
我无言以对。
“她走之前,来看过我。”岳母突然说。
我猛地抬起头。
“就是你说的,她失踪的那天早上。她很早就来了,眼睛肿得像核桃。她什么都没说,就抱着我哭。我问她怎么了,她就摇头。最后,她把这个给了我。”
岳母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小小的U盘,递给我。
“她说,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懂得找过来了,就把这个交给你。如果……你没有,就让我把这个扔了。”
我颤抖着手,接过那个U盘。它很轻,但在我手里,却重如千斤。
第五章:U盘里的秘密
我几乎是跑着离开医院的。
回到车里,我第一时间把U盘插在了车载电脑上。屏幕上弹出一个文件夹,名字是“给陈阳”。
我的心跳得飞快。我点开文件夹,里面不是我想象中的声泪俱下的控诉视频,也不是诀别信。
里面是几百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
第一张照片,是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在大学的图书馆。我穿着白衬衫,坐在窗边看书,阳光洒在我的侧脸上。照片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字:【第一次见到你,觉得你身上有光。】
第二张照片,是我们第一次约会,在电影院门口。我手里拿着两张票,笑得像个傻子。小字写着:【他说,以后我所有的电影,他都包了。】
第三张照片,是我向她求婚。在一个简陋的餐厅,我单膝跪地,举着一枚小小的戒指。她的脸上,是惊讶和泪水。小字是:【我愿意。】
……
照片一张张地翻过,从恋爱到结婚,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每一张照片,都是我视角之外的,她的记录。那些我早已模糊的瞬间,被她用镜头和文字,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我看到了我陪她产检时,在医院走廊里焦急等待的样子。
我看到了圆圆出生后,我第一次笨拙地抱着女儿,满脸不知所措的样子。
我看到了我为了一个项目,连续通宵加班,趴在办公桌上睡着的样子。
在她的镜头里,我曾经是那么的好。
可是,照片的色调,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慢慢变了。
一张照片里,是丰盛的晚餐,桌子对面,却是我低头玩手机的背影。小字写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对面,你却在看手机。】
另一张照片,是她自己一个人,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走在回家的路上。小字是:【女超人也会累。】
还有一张,是她发着高烧,躺在床上,床头柜上放着一杯水和几片药。小-字是:【他说,多喝热水。】
我一张张地看下去,像是被人剥开了胸膛,审视着那颗早已麻木的心脏。她没有一句指责,却字字诛心。她不是不爱了,她是爱得太累,太失望了。
文件夹的最后,是一段视频。
视频的拍摄场景,是在我们的卧室。镜头是固定的,应该是放在了梳妆台上。画面里,是深夜熟睡的我。林慧轻轻地走到床边,俯下身,久久地凝视着我。
然后,她伸出手,似乎想触摸我的脸,但手在半空中,又停住了。她就那么悬着,几秒钟后,又无力地垂下。
视频里没有声音,但我仿佛能听到她心里的叹息。
最后,她对着镜头,做了一个口型。我反复看了几遍,才看懂那三个字。
【我累了。】
视频结束,车里一片死寂。我趴在方向盘上,肩膀剧烈地颤抖。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像决了堤的洪水。
我终于明白,她拉黑我,不是恨,而是爱到了尽头。是一种无声的求救,也是一种最后的体面。她把所有美好的回忆打包,把所有失望的证据封存,然后选择了一个人离开。她不是要惩罚我,她是要放过她自己。
我擦干眼泪,拿出手机,再次点开那个灰色的头像。
这一次,我没有道歉,也没有哀求。我找到一张照片,是我们一家三口在海边拍的。照片里,我们笑得灿烂。我把这张照片发了过去。
然后,在验证信息里,我认真地写道:
【林慧,对不起,我才看到你眼里的光,是怎样一点点熄灭的。我忘了你喜欢画画,忘了你怕黑,忘了你吃芒果会过敏。我忘了太多,忘得最彻底的,是忘了怎么爱你。我不求你马上原谅我,更不敢奢求你回来。我只想告诉你,从今天起,我要学着把你忘掉的那些,一点一点,找回来。等你什么时候想家了,门会一直为你开着。灯,也会为你亮着。】
发送。
这一次,我心里异常平静。我知道,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寻人,而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
第六章:笨拙的改变
生活还在继续,但有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
我开始拒绝所有不必要的应酬,每天准时下班回家。我从网上买了菜谱,对着视频学做菜。一开始,厨房像战场,不是切到手,就是被油溅到。我妈看不下去,要来帮忙,被我拒绝了。
“妈,这些年辛苦您和小慧了。以后,我来。”
我第一次给圆圆开家长会,坐在她的小板凳上,听老师讲她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说,圆圆最近画画进步很大,很有天赋。我看着女儿画的那幅《我的家》,画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一个小小的她,三个人手拉着手,在彩虹下微笑。我的眼睛,又一次有点酸。
我把家里那个坏了半个月的水槽灯泡换掉了。当我按下开关,温暖的光芒照亮整个水池时,我仿佛能看到林慧在这里摸黑洗碗的孤独背影。我在那个瞬间,体会到了她万分之一的绝望。
我把阳台上那个蒙尘已久的画架擦拭干净,买来了全新的画板和颜料。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回来用,但我想让她知道,她的梦想,我记起来了。
我开始每天给岳母送饭,陪她聊天。我跟她讲我做的糗事,讲圆圆的趣事,讲我对林慧的思念。岳母从一开始的沉默,到后来会偶尔笑一笑,拍拍我的手。
“傻小子,现在才开窍。”
时间一天天过去,林慧的微信头像,依旧是灰色的。我每天都会给她发一张照片,有时是晚霞,有时是圆圆的笑脸,有时是我做的一道像样的菜。我从不问她在哪,也不催她回来,就像在和一个老朋友分享我的日常。
没有回应。但我知道,她可能在看。
苏晴偶尔会给我发来一些信息。
“陈阳,听说你最近转性了?都成家庭主夫了?”
我回:“在补课。”
“补什么课?”
“补修一门叫‘婚姻’的课,以前总逃课,现在发现,快要被开除了。”
苏晴发来一个笑哭的表情,然后说:“她很好,你放心。她说,再给她一点时间。”
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一个周末,我带着圆圆去逛商场。路过一家琴行,圆圆被里面传来的钢琴声吸引,趴在玻璃窗上看呆了。
“喜欢吗?”我问她。
她用力点头,“喜欢。”
我想起林慧说过,她小时候的梦想是学钢琴,但家里条件不允许。
我拉着圆圆走了进去,给她报了名。
我不是想用孩子绑住她,我只是想,那些她生命里有过的遗憾,我想试着,一点点为她填满。即使她永远不回来,我也想让她知道,这个家里,有人在乎她的梦想,在乎她的遗憾。
那天晚上,我拍了一张圆圆坐在钢琴前的照片,发给了林慧。
【她说,她想弹一首曲子给妈妈听。】
发送后不到一分钟,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微信。
那个灰色的头像,突然变了。变成了我们一家三口在海边的那张合影。
紧接着,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对方已添加你为好友,现在可以开始聊天了。】
我的手抖得厉害,眼泪瞬间模糊了视线。我没哭,只是眼睛突然有点酸,像被初冬的风吹了太久。
我点开对话框,看到她发来的一张图片。
那是一幅画。
画上,是一个男人,笨拙地给一个小女孩梳着辫子。窗外,是初升的太阳。
画的下面,有一行字。
【陈阳,我下周回来。】
第七章:门开了
那一周,我过得像在梦里。
我把家里彻彻底底地打扫了一遍,窗明几净。我买来她最喜欢的百合花,插在客厅的青瓷花瓶里。我把冰箱塞得满满当当,都是她爱吃的食材。
我甚至有些紧张,像一个即将迎接初恋女友约会的毛头小子。我反复在镜子前练习,见了面第一句话该说什么。是说“你瘦了”,还是“欢迎回家”?似乎都太过刻意。
她回来的那天,是个周六。天气很好,阳光灿烂。
我没有去车站接她。苏晴说,让她自己回来,给她一点空间。
下午三点,门铃响了。
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我跑到门口,透过猫眼,看到了那张思夜想的脸。她瘦了些,但眼神,比走之前亮了。
我打开门。
四目相对,我们都沉默了。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尴尬,和更多无法言说的情绪。
她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手里拉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阳光洒在她身上,像我第一次见她时那样,带着光。
“我……”
“你……”
我们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
最后,还是她先笑了。那笑容,有些浅,有些涩,但很真实。
“我回来了。”她说。
“嗯。”我点点头,让开身子,“进来吧。”
圆圆听到声音,从房间里跑了出来,看到林慧,愣了一下,然后“哇”地一声哭着扑了过去,“妈妈!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林慧蹲下身,紧紧抱着女儿,眼泪也跟着掉了下来。
我站在一旁,看着她们母女,心里五味杂陈。我没有上前,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知道,这一刻,属于她们。
晚上,我做了一大桌子菜。都是她爱吃的。饭桌上,气氛有些微妙。我妈借口累了,早早回了房间。只剩下我们三个人。
圆圆是最好的气氛调节剂,她叽叽喳喳地跟林慧分享着这一个多月发生的事情。
“妈妈,爸爸现在会做可乐鸡翅了,比你做的还好吃!”
“妈妈,爸爸给我报了钢琴班,老师说我很有天分!”
“妈妈,你看,阳台上的画架,是爸爸给我买的吗?”
林慧听着,时不时地看我一眼,眼神很复杂。
吃完饭,我主动去洗碗。林慧抱着圆圆去洗漱,讲睡前故事。一切都好像回到了从前,但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等她从女儿房间出来,我已经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她了。茶几上,泡着两杯热茶。
她走过来,在我对面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我们之间,隔着一个茶几的距离。
“谢谢你。”她先开口,声音很轻,“把家里照顾得很好。”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说,“以前……是我做得太少。”
又是一阵沉默。
“陈阳,”她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我,“我这次回来,不是因为我原谅了你。而是因为圆圆,也因为……我想再给‘我们’一次机会。”
我点点头,“我明白。”
“我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回到过去。”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迷茫。
“我们不回去了。”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林慧,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我从茶几下,拿出一个盒子,推到她面前。
她疑惑地打开。里面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而是一本画册,和一套崭新的画笔。
画册的第一页,是我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的一行话:【林慧的梦想画册,第一页。】
她的手,抚摸着那套崭新的画笔,指尖微微颤抖。她抬起头看我,眼眶红了。
“我不知道我们未来会怎么样。”我说,声音有些沙哑,“我不能保证我以后会是个完美的丈夫,我可能还是会犯错,会忽略你。但是,我向你保证,我会学,学着去看你,去听你。学着和你一起,撑起这个家,而不是让你一个人,扛着所有。”
“有些话说了就是一辈子,有些话一辈子都说不出口。以前,我说不出口。现在,我想告诉你。”
我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蹲下,仰视着她。
“林慧,我爱你。不是习惯,不是责任,是爱。”
她的眼泪,终于决堤。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紧紧地抱住了我的头。
我把脸埋在她的怀里,闻着那熟悉的栀子花香,感觉那颗漂泊了一个多月的心,终于回到了港湾。
拉黑,到底意味着什么?
或许,它不是结束,也不是报复。它只是一个女人,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按下的一个暂停键。她想停下来,喘口气,也想让你停下来,回头看看,那个被你落在身后的人。
而你要做的,不是愤怒,不是质问,而是走回去,牵起她的手,对她说:
“对不起,我们一起走。”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手机拉黑了打电话提示什么(一个女人拉黑你的联系方式意味着什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