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豁达是个褒义词,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的理解其真实的内涵呢?
百度百科显示:豁达指心胸开阔,性格开朗,能容人容事。豁达是一种大度和宽容,豁达是一种品格和美德,豁达是一种乐观的豪爽,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从欧阳修的“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之地也”;从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不显示出一种超然的豁达来。当然还给出了一些经典的人物的豁达的例子。
但是,这里我想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些方面来理解分析豁达一词。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我们不少人也一直都相信孟子的这个观点。包括我在内,甚至曾是坚定的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人。但是,当我真正的能够有容人之心,变得豁达的时候,我才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豁达,为什么我可以豁达。
那么我是怎么变得豁达了呢?大学毕业以后我见过各种各样的人(远比在大学时候见到的人要复杂的多,学生时代毕竟还是单纯),也经历过一些挫折。也正是这些,造就了我现在的豁达。
当我变得豁达了,我开始思考我以前所一直信奉的“人之初,性本善”,使我对人性的期望过高,反而使我有的时候容不下一些“小人”,还有谄媚之人。我想起了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观点,此观点我现在认为非常之对。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1.期望不会过高我们都明白这点,期望越高,当遇到一些不符合期望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的失望也就越大。而当我们的失望越大的时候呢,我们也就很难接受这些不符合期望的人和事了。因此我们也就很难豁达。
但是当我们相信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的话,我们就不会对一些人和事有过高的期望了。我们也因此就能想得开,也就能变豁达了。当然了我们这里的豁达可不是别人已经对你侮辱或者刀架在你的脖子上了的豁达(这种情况不叫豁达,是懦弱,必须予以反抗)。我们这里的豁达,主要指的是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坏人做的坏事,能够坦然面对挫折。换句话说,豁达并不是说让我们有博大的胸怀去容忍坏人的做恶,还不予以法律的制裁。而是如果一些坏人或者小人做了一些有损于你的事情之后,我们能坦然面对,以洒脱的态度继续前进。
2.更懂得感谢(感恩)弗洛伊德曾说:“我们做任何事,都是起自两个动机:性的渴望和做伟人的欲望。”事实上,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想得到下面的东西:⒈健康和长寿⒉美味可口的食物⒊睡眠⒋金钱和物质享受⒌今后的命运幸福⒍性的满足⒎子女的成材成器⒏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所以存在生成为“恶”的可能;原因可能是自己主动造成,也可能是别人利用自己的欲念达成他罪恶的目的,使自己的这种潜伏的“恶”成为现实。
正是这种潜伏的“恶”的驱动,我们几乎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私自利的时候。所谓的想要成为圣人更多的时候是他们自己的某些欲望已经得到了满足,才会追求成为“圣人”。而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恶”的体现,当我们得到了他人善意的帮助的时候,我们才更能懂得这样的帮助来之不易,才更懂得感谢。如果我们坚信的是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那么我们可能会觉得别人对你的善意的帮助是应该的,反而不会觉得这种帮助来之不易,也就没有那么懂得感谢感恩了,也就成为了所谓的形式上“礼貌”的说声谢谢而已。
这里关于豁达,感谢的感悟就分享到这里了!
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人生来就不完美,但正是不完美使我更加渴望做一个完美的人。如果把做一个完美的人比作画圆,虽然画不出最完美的圆,但是我始终在朝那前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豁达开朗的解释豁达开朗的解释是什么(什么是豁达感谢又怎么理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