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打电话的时候,对方不是说话断断续续的,要么就是说话听不到。
即使是你喊破了嗓子对方也听不到一个字!
你以为是信号不好,急得直跺脚,想找一个“信号最强角落”,从客厅阳台到卫生间马桶边,上演一场现代版的“逐信号而居”。最后,只能挂了重新打!
这个可能并不是信号的问题,先别急着怪运营商!手机通话变成“间歇性失联”,很多时候,真不是简单的“信号不好”四个字能概括的。
那么,手机打电话断断续续是什么原因呢?
一、你身边的“隐形信号杀手”
首先,请环顾一下你的四周。你以为你在温馨的家里,其实你可能身处一个“信号修罗场”。
1. 钢筋混凝土的“绝对防御”:现代高楼为了结实,大量使用钢筋混凝土,尤其是内部配有密度很高的钢筋网。这玩意儿对信号来说,简直就是“叹息之墙”,能有效地把电磁波屏蔽在外。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电梯、地下车库或核心筒区域的办公室里,信号弱是常态。
2. 玻璃幕墙的“信号反射”:高级写字楼爱用的玻璃幕墙,尤其是那种镀膜玻璃,不仅反射阳光,也会疯狂反射和干扰手机信号,导致信号在楼内来回反射,杂乱无章,无法形成稳定连接。
3. 家的“温柔陷阱”:你精心挑选的隔热玻璃、墙面里的保温层、甚至是你家那个巨大的双开门冰箱,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衰减信号。别忘了,金属对信号有着最强的屏蔽效果。
大家可以尝试靠近窗户或阳台,这些地方通常是与外界基站沟通的“前线口岸”。如果条件允许,在信号盲区巧用Wi-Fi呼叫功能。
二、基站峰值拥堵
运营商的信号基站也会拥堵,一个基站能服务的用户数量是有限的。想象一下:
早晚高峰时段,一个基站小区里突然涌入了成千上万的人,大家都在刷视频、打游戏、打电话。基站老师忙得焦头烂额,就算想“雨露均沾”,也难免力不从心。你的通话请求可能就在这片拥挤中被延迟甚至丢弃了。
这就好比一条高速公路,平时畅通无阻,一到节假日就堵成停车场。不是你车不好,是大家都挤在一块了。
大家可以避开人群极度密集的区域通话,或者……耐心等一等。毕竟,大家都要上网冲浪,互相理解嘛。
三、你的手机本身问题
有时候,问题就出在你最亲密的伙伴——手机本身。
1. “小盔甲”大麻烦:市面上很多手机保护壳,尤其是那种金属材质的、或者镶嵌了各种金属元素的“全包防摔壳”,是公认的“信号刺客”。它一戴上,就等于给你手机的天线套上了一层法拉第笼,信号强度直接“跳水”。
2. “握手”失败:从一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另一个范围,手机需要无缝地“切换”连接对象。这个过程如果没做好,就会造成通话短暂中断。虽然现在的技术很成熟了,但在高速移动(比如坐高铁)时,这种情况仍难以避免。
3. 基带之殇:手机里负责通信功能的模块叫作“基带”。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手机的基带性能是有差异的。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有的动力澎湃适应性强,有的则在某些环境下容易“歇菜”。
这个时候,大家在通话时尝试摘下手机壳,尤其是金属壳。如果经常在固定地点信号差,可以反馈给运营商,他们可能会优化基站或安装室内信号放大器。
有什么方法一次性避免这种通话不畅问题呢?
当你受够了信号的折磨,是时候祭出大杀器了——Wi-Fi呼叫。
这功能简直是室内信号死角的福音!它的原理很简单:让你的通话请求连上Wi-Fi网络,然后通过互联网这座宽阔的“立交桥”去连接运营商的网络,完美绕过那堵“钢筋混凝土的墙”。
开通方法也很简单:
打开【设置】->【蜂窝网络】->【Wi-Fi呼叫】,开启即可。安卓手机通常在【设置】->【连接】或【网络和互联网】中可以找到。
从此,只要你家Wi-Fi稳如老狗,你的通话质量就能原地起飞,再也不用蹲在窗户边“吸收天地灵气”了。
总结一下:
下回再遇到通话断断续续,别先跟自己较劲。不妨先检查一下周边环境,然后再看看是不是自身手机的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就直接用Wi-Fi呼叫功能吧,会让你打电话心情好很多哦!
来源:CG说科技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打电话呼叫失败是什么原因(手机打电话总是信号不好是怎么回事原来通话断断续续原因在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