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半夜,朋友小李突然给我发语音,声音里全是兴奋:“我校招过了!中国邮政的offer!以后我也是体制内的人了,我妈刚才在厨房炒菜,听见了都多放了勺肉!”结果第二天他跟他爸说这事儿,他爸呷了口茶,慢悠悠摆着手:“你小子别瞎激动,现在的邮政早不是以前的‘邮政局’了,那是国企,跟你说的体制内不是一回事儿。”
小李当场就懵了,挂了他爸的电话就来问我:“到底邮政上班算不算体制内啊?我这offer到底稳不稳?别是个‘假稳定’吧?”其实这事儿真不能一句话说死,现在邮政系统里的岗位分三种,有的像大家想的“体制内”那样安稳,有的就是普通国企合同工,还有的跟临时干活的差不多,差别大着呢。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唠透,别再像小李这样搞不清状况,白激动一场。
首先得掰扯明白,现在的邮政早不是以前的老样子了。2019年的时候,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正式改成了“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变成了国务院国资委管的国有独资公司。说白了,现在的邮政是正经国企,不是以前那种带行政编制的“邮政局”(咱们常说的体制内,一般就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那种带编制的)。但因为它是“国有独资”,有些岗位还带着点体制内的影子,比如稳定、福利规范,所以才让人容易搞混。
第一类岗位,是集团总部和省级分公司的正式岗,这种最接近大家想的“体制内待遇”,但严格说还是国企正式员工。这类岗位基本只招应届生,尤其是985、211或者邮电类重点院校的,社招很少见。比如2024年中国邮政集团总部校招,招的都是硕士以上学历,专业还得对口,笔试考行测、专业知识,面试要过好几轮,跟考公务员流程差不多,一点不含糊。
小李拿到的就是广东省分公司的正式岗,做金融业务管理。他跟我说,试用期6个月,转正后签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意思就是只要不犯啥大错,比如贪污、违规操作,基本能一直干到退休,不用愁合同到期没着落。工资方面,在广州一个月到手9000多,加上年终奖,一年差不多12到15万。福利也全,五险一金按最高比例交,还有补充医疗和企业年金,逢年过节发购物卡,跟他表姐在事业单位的待遇差不了多少,难怪他一开始以为是体制内。
不过这类岗位竞争贼激烈,2024年广东邮政校招,一个省级分公司的岗位,报名的有200多人,最后只录4个,比例1:50,比有些事业单位岗位还难考。而且只有集团总部、省级分公司的校招岗,才大概率是这种正式岗,市、县一级的分公司很少有,大多是下面要说的合同工。
第二类岗位,是市县分公司的合同工,这是邮政里最常见的,比如网点的柜员、客户经理、投递部的小主管,都是这种,算国企合同员工,跟体制内不沾边。这类岗位主要社招,学历要求不高,大专就行,有的岗位高中、中专也能报。笔试考的都是基础题,比如语文、数学,面试就是问问能不能吃苦、会不会用电脑,流程比校招简单多了,不用费那么大劲备考。
我表姐在老家县城的邮政网点当柜员,就是这种合同工,2023年通过社招进去的,签的是“固定期限合同”,三年一签。她说一个月到手5000多,加上绩效最多6000,年终奖1到2万,一年下来7、8万,在小县城够花了。福利就一般了,五险一金按当地最低基数交,没有补充医疗和企业年金,过节发的是米面油,不像小李那样发购物卡,差了好几个档次。
不过稳定性还行,只要业绩达标、不犯错,比如没给客户办错业务、没迟到早退,合同到期基本都会续签,很少有被辞退的。就是发展空间窄,表姐做了两年柜员,想往管理岗转,领导跟她说“优先考虑省分公司下来的正式岗员工”,所以她现在也没抱太大希望,就想着安稳干到退休,守着老家的房子和爸妈,也挺好。这类岗位适合想在家乡稳定工作的人,不用背井离乡,虽然赚得不多,但日子踏实,不用操心找工作的事儿。
第三类岗位,是基层网点的劳务派遣工,比如快递员、分拣员、网点保洁,跟“体制内”完全没关系,就是第三方用工。这类岗位都是劳务公司招人,员工跟劳务公司签合同,再派到邮政干活,邮政只负责安排工作,不管人事关系,说白了就是“邮政用你,但你不算邮政的人”。
我们小区的邮政快递员老周就是劳务派遣工,他说自己是通过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介绍来的,签的是“劳务派遣合同”,一年一签,心里总没底。工资一个月4000多,主要靠派件提成,双11、春节前旺季能拿到8000,但没有年终奖,逢年过节也没福利。社保更差,只有养老、医疗、失业三险,没有公积金,平时感冒发烧看病,报销比例也低,他说“不敢轻易生病,生不起”。
老周说他们网点的快递员大多是劳务派遣,流动性特别大,有的人干两三个月就走了,主要是因为累。每天要送100多件快递,风吹日晒的,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僵,待遇又一般,留不住人。不过这类岗位门槛低,不用笔试,面试就问“会不会骑电动车”“能不能吃苦”,适合暂时没找到工作,想先赚点钱过渡的人,不用啥技术,肯出力就能干。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判断自己的岗位是不是正式的,算不算体制内?其实有两个简单方法,一看就懂:
第一,看跟谁签合同。如果是跟“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XX分公司”签,那就是正式岗或合同工,算邮政自己的人;如果是跟“XX人力资源公司”“XX劳务公司”签,那就是劳务派遣工,不算邮政的正式员工。
第二,看招聘渠道。如果是通过“中国邮政集团招聘网”发布的校招,或者省级分公司的社招,大概率是正式岗;如果是市级以下分公司自己招的,可能是合同工;如果是劳务公司在58同城、本地招聘群里发的,肯定是劳务派遣,不用想。
还有个误区要说说:很多人觉得“邮政是国企,所以都是铁饭碗”,其实不是。劳务派遣工流动性大,说不干就不干,也容易被辞;合同工虽然比劳务派遣稳,但不如正式岗;只有省级以上分公司的正式岗,才接近“铁饭碗”,但也不是绝对的,真要是犯了严重错误,比如挪用客户的钱、违规操作金融业务,照样会被开除,没有谁能一直“铁”下去。
另外,待遇也跟地区有关,大城市和小地方差不少。比如北京、上海的正式岗,一个月能拿8000到12000,三四线城市可能只有5000到7000;同样是快递员,一线城市旺季能拿10000,县城里可能只有5000,毕竟生活成本不一样,待遇自然有差距。
小李后来专门抽午休时间去问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同事,确认自己是省级分公司的正式岗,虽然不是行政编制,但待遇和稳定性都有保障,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他上周跟我吃饭说:“现在上班一个多月了,发现虽然不是体制内,但同事都挺靠谱,活儿也顺手,每个月工资按时发,福利也没差,我妈现在也不纠结‘体制内’了,就说‘安稳就行’。”
其实不管在哪个单位上班,真不用太纠结“是不是体制内”这个名头。正式岗虽然好,但竞争激烈,不是谁都能考上;合同工适合想在家乡安稳的人,守着家人过日子;劳务派遣工门槛低,适合过渡。关键是看岗位合不合适自己,待遇满不满意,干着舒不舒服。只要好好干,把活儿做扎实,不管哪种岗位,都能把日子过踏实,这比啥“名头”都重要。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一个公司一般有哪些职位啊(邮政上班算体制内吗别混为一谈3类岗位差别真不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