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桐
阅读我的文章,温暖您的心灵
人到中年,或许都曾是那只井底的青蛙。小时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读书时以为教师的话是金科玉律,初入社会觉得公司就是人生的全部。等岁月走过半程,再回头,那口“井”早就藏在心里,化作舒适区、成见、高墙或者温暖的家。
《庄子》中有句古话:“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意思很简单,生活在井底的青蛙无法体会大海的辽阔,因为它只习惯了脚下那个小小世界。其实,这正像我们的中年人生。
困在“井底”,未必是件坏事
说实话,大多数中年人每天忙于柴米油盐,上要照顾父母,下要关心孩子,工作压力还得咬牙坚持。谁没羡慕过别人潇洒地环游世界,换个工作环境,开启新的生活?可是现实摆在眼前,逃离井口谈何容易?
但你有没有发现,井底虽小,却也避风遮雨,是安放自我的港湾。井口那一抹天光,虽然有限,却也温暖明亮。很多时候,认清局限,比妄想破局更重要。佛说:“知足常乐。在有限的生活里,努力养一份自信、笃定和平和,有些平淡,才是最温柔的幸福。”
跳出井底,也是一种成长
当然,偶尔仰望星空也很重要。毕竟,“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正如歌词里唱的:“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勇敢迈出那一步,无需一跃千里,只要尝试就有可能发现不同的天地。
有人说,你连夜班加班都扛过了,为什么不能给自己学点新东西、交个新朋友?敢于打破舒适的小圈子,出去听听别人的故事,哪怕受点挫折痛苦,也算丰盈了人生的底色。哈佛大学有个著名的幸福推论:持续学习、不断成长,才是抗衡人生焦虑和迷茫的良药。
看清差距,才能懂得尊重
每个人的井口都不一样,有人是县城,有人是一线城市,也有人早已“远航”。有的人三点一线,不代表他不想尝试,有的人爱折腾,也不是对眼下生活不珍惜。余华写过:“平凡之路上,有人悄无声息流泪,有人闷头喝酒消愁,也有人笑着说‘幸好有家’。”
别拿别人的地图,指导航着你的方向。看到不同风景,也别盲目羡慕或贬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句话送给你:“不是所有的鱼,都适合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用积极和温柔守护现在
中年人最大的本事,就是在“井底”努力活出花来。哪怕改变不了环境,也能改变自己的心态。王菲的一句歌词让我很有感触:“生活就像一杯酒,有苦有甜;你可以选择喝,也可以选择品。”
与其抱怨世界太小,不如把眼前的日子过得精致起来。朋友之间,多一个问候、一次聚餐;家庭里,多些体谅和陪伴。偶尔下雨的日子,就安静地喝杯茶,看一本书,不必活成谁的样子,只需让内心舒服自在。
那些愿意偶尔“仰望星空”的人,自会看见井口之外的光芒;而懂得“守住脚下”的人,也能在有限的空间收获安稳的快乐。毕竟,人生不是和别人比跑步,而是和自己赛耐力。
最后想对每一个在“井底”努力生活的你说一句:
不用担心世界多大,也别害怕梦想遥远。只要热爱生活,每一只青蛙,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我想去看看歌词是什么呢(井底之蛙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