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相当于是对法律一知半解。
法律规定的最长追诉时效是20年,但是,这个20年并不是绝对的,是有许多因素限制。
接下来我们展开说一说刑法上追诉时效这个事情,相信您花两分钟时间看完这篇文章就全懂了。
1.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是指犯罪过了一定的期限之后,如果没有特定的情形,那么相应的犯罪并不再追溯。
其原理很简单,就是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如果没有新的犯罪等特定情形的,证明这个人已经改过自新了,没有什么社会危害性了,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把他非得抓到监狱去了。
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追诉时效分为4档,按照法定最高刑来计算(以下以a来表示法定最高刑):
如果a<5年,则追诉时效为5年;如果5年≤a<10年,则追诉时效为10年;如果10年≤a≤15年,则追诉时效为15年;如果a=无期徒刑、死刑,则追诉时效为20年。如果已经超过20年了,那么要想追诉的话,必须经过最高检的核准才可以。
2.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只要经过20年,任何犯罪就不用追究了。
理由也很简单: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只要犯罪了,我就跑就行了,跑完了这个追诉时效,岂不是就逃脱了罪责了。
因此,刑法也规定了一些例外的情况。
那就是:追诉时效是可以延长的,在追诉时效延长的情况下,是不受任何时效限制的。
根据《刑法》第88条的规定,这主要有两种情形:
第1种是司法机关受理案件以后,恶意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第2种是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司法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3.此外,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追诉时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这规定在《刑法》第89条之中: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对此,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像故意伤害这种没有持续行为的话,那么追诉时效是从伤害之日起计算的;
但是,如果是非法拘禁这种具有持续状态的行为,那么追诉时效要从非法拘禁结束之日起计算。
而如果像多次受贿、多次盗窃这种在追诉期间内又犯罪的话,那么前罪的追诉期限是要从后罪之日起计算的。
比如2020年1月份第1次盗窃,由于盗窃数额不是特别大,追诉时效仅为5年,应当到2025年1月。
但是在2024年12月第2次实施的盗窃行为,那么,前罪的追诉时效就要从2024年12月份开始计算,计算至2029年12月份。
#全民科普在行动#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无期徒刑其实才20年法律问题(犯罪后是不是只要20年还没抓到就没事儿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