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秋收,春节是一轮生产生活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在这个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节日里,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呈现出独有的状态,以表达对来年的祝福和企盼,经不断的发展和固化,形成了春节传统习俗。在贵州,由于多彩的民族文化,也让我们的年味格外丰富。
杀年猪吃庖汤
地点:全省各村寨
作为贵州人辞旧迎新的一种风俗,杀年猪是很讲究的。通常是在冬至之后就开始杀年猪,先要选一个好日子,然后请屠夫杀猪。屠夫一刀下去,喷涌而出的猪血越多寓意着来年会越旺。而当天必请邻里亲朋好友来家里吃一顿,俗称庖汤。这一顿都是用现杀的猪肉做的,吃起来既新鲜又满足。此外,在杀猪的同时也会灌血肠。即把年猪杀好,将洗净后的猪肉或猪内杂剁烂,拌以糯米饭、猪血及适量的花椒、姜沫、蒜泥、木姜子面、辣椒面等混合调匀,再灌进洗干净的小肠,放到水里煮熟。
新年集体婚礼
地点:黔东南州
每年腊月二十六、二十七日,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双江乡高村、四寨村,新婚男女青年都会在这两天举行低调的婚礼。由男方“悄悄地”把女方接到家,邀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吃顿便饭。等到正月初一,再热热闹闹地把新娘送回娘家。而在水口镇安民村,年前侗族新娘在媒人的带领下悄悄来到新郎家,“金屋藏娇”至正月初五。等到正月初六这一天,全寨新郎们以家庭为单位大宴宾客,并热热闹闹地将新娘们送回娘家。过去,新娘要长住娘家,直至怀孕才正式成为夫家的人。正月初六这一天,全寨会送走多位新娘,同时迎回多位嫁出去的姑娘,热闹非凡。四寨、高村传统婚礼时间为2月14至19日,而安民侗族传统婚俗的时间为2月24日。
听侗族新年歌会
地点:黔东南州
黔东南州三龙是黎平县永从乡九龙村、中罗村的总称,也是侗族大歌保护、传承得最完整、最齐全的地区之一。传说中的“四耶传歌”、“断扁担”、“晒歌本”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新年到来,各寨均要祭祀萨玛天岁,祭祀歌神四耶,期间又有侗族大歌对唱及展演、村与村之间的“为也”等活动。而在双江乡的黄岗侗寨,气势磅礴的男声侗族大歌,与温柔婉约女声侗族大歌,交相辉映。据悉,2月21-25日,每天都会举行哆耶活动,欢歌达旦。
正月初八跳花节
地点:黔西南州
在黔西南州兴仁县李关乡柏秧村,跳花节是有树有花的节日,象征着苗族人民兴旺发达的精神面貌。选用当阳而枝叶茂盛的松、柏、杉、樟等树栽立,代表远古伟人蚩尤;树上挂花一十六朵,象征蚩尤所生的九男七女。这里的苗族人巧用树与花塑造出蚩尤父子的形象,号令绕花树的后人聚以舞蹈敬礼,以表达无限的崇敬。据悉,2月26日,县境内乃至县外的安龙、普安、晴隆的苗族群众都会千里迢迢赶来参与,热闹非常。
记者手记
年和家息息相关
小时候总听长辈说,这一年年过得太快。如今大抵能明白,因为刚刚才习惯“2014”的写法,却又迎来了“2015”。极不情愿虚增了一岁,却迟迟不敢面对现实,便自行将元旦到春节设为新一年空转适应期。定要等到农历春节再说一次“新年好”,才算真正跨了年。
总认为自己是特别的,好像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我,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中,感受过互联网前后的世界。于是,一方面西学东渐,觉得元旦跨年才是新年,但心里也始终羁绊着—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农历春节。
一直记得,小时候趴在阳台上,看父亲站在卡车上分发国营厂矿新年水果的情形。那种期待的心情,伴着新年水果的香气,是我心底最纯粹的年味。然后是除夕夜拜祭祖先,那时候祖辈们都还在,也不知道拜祭的是谁,却也跪得积极,因为这个仪式结束,就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春晚”了。
后来,老家的房子拆了。家里人便借着旅行过年的东风,移师海南过暖冬。早上出门,晚饭前便可以驱车抵达广东省徐闻县的渡轮码头,幸运的话可以在凌晨抵达目的地。自此便多了不亚于“春运”的路上见闻,高速公路上那些装满锅碗瓢盆外加棉被枕头的自驾车队,与南方特有的植物一起,让这听来多少有些辛苦的行程,成为新年最期待的事情之一。
等到了海南,除夕夜依旧要拜祭祖先,餐桌上也依旧有一年只吃一次的自制八宝饭与蛋饺。如此看来,不管在哪里过年,只要全家人在一起,便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年味依旧浓。从这个轮回结束,到下个轮回开始,“年”和“家”是如此息息相关。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ldquo越明年rdquo的解释(贵州乡村的浓郁年味ldquordquo新年侗族新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