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数学咋学才能又快又好?人教版上册这些公式口诀是关键,但死记硬背可不行!今天给家长和娃们来个“新颖解读”,把枯燥的公式变成好懂又好用的学习锦囊。

一、加法减法:像搭积木一样搞明白
加法就像“把两块积木合起来”,加数+加数=和,比如3块积木加5块积木,和就是8块。要是知道和是8,其中一个加数是3,那另一个加数=和-加数,也就是8-3=5。而且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3+5和5+3结果一样,就像积木换个顺序搭,总数不变。
减法呢,好比“从一堆积木里拿走几块”。被减数-减数=差,10块积木拿走4块,差就是6块。反过来,差+减数=被减数,6+4又能回到10。记住这几个关系,加减应用题再也难不倒娃。

二、数位认知:数字的“座位表”得看清
数字也有“座位”哦!从右边数,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比如20,十位上的2就表示2个十,个位的0表示0个一;10的十位是1(1个十),个位是0。读数写数都从高位开始,“15”读作“十五”(语文文字),写作“15”(数学字),是不是很清晰?
三、列式计算&比多少:题型“套路”要摸透
看到“~”在下面,就是求总数,用加法;“~”在上面,就是求部分,用减法。比如“树上3只鸟,又飞来2只,一共几只?”“~”在下面,3+2=5。
比多少也简单,不管是“大数比小数多多少”还是“小数比大数少多少”,都用减法。比如10比6多多少?10-6=4,就是这么直接。

四、认时间:钟表上的“数字游戏”
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1刻=15分。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6,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半。钟面上有12个数字,每两个数字之间有5小格,一圈总共60小格。时针走一个数字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娃只要记住这些,看钟表就跟玩一样。
五、凑十法&人民币:实用技巧秒掌握
凑十歌得会唱:“九凑一,八凑二,七凑三来六凑四,两五相凑就满十”。凑十法可以“拆小数,凑大数”,也可以“拆大数,凑小数”,比如9+6,把6拆成1和5,9+1=10,10+5=15,计算是不是变快了?
人民币也不难,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记住这个换算,买东西找零再也不迷糊。
六、其他锦囊:这些细节别忽略
• 最小一位数是1,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一位数是9;
• 尺子的起点是0;
• 找相邻数就用“加1减1”法,比如5的相邻数是5-1=4和5+1=6;
• 任何数加0或减0,都还是它自己,比如8+0=8,8-0=8。
把这些公式口诀用“生活化”的方式理解,一年级数学就像闯关游戏,一关关过起来超轻松。家长快把这些“新解”讲给娃听,数学成绩蹭蹭涨!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最小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一位数是什么(一年级数学上册公式口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