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介绍(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介绍(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惠原 2025-10-02 最新 2 次浏览 0个评论

【一场无差别杀人案的庭审现场】

“我儿子是杀了人,但他不是坏人!”

被告席上,一位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旁听席上的受害者家属怒砸水瓶,玻璃碎片飞溅——这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开篇的高能场面,短短3分钟,就把观众拉进一个无解的道德困境:加害者家属该不该被原谅?媒体是追求真相还是流量?

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这部2019年的台剧,豆瓣9.4分,横扫金钟奖6项大奖,没有浪漫偶像剧的套路,却用10集炸出了华语剧的天花板。今天就来聊聊,它凭什么让人一边骂“太致郁”一边疯狂安利?

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你以为的“恶”,真的是恶吗?】

故事从一场电影院无差别杀人案展开,但编剧吕莳媛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用“多线叙事”,把加害者家属、受害者家属、律师、媒体、精神科医生全部卷入漩涡:

李晓明父母躲在地下室,被全网人肉;

宋乔安(贾静雯饰)作为受害者母亲,同时是新闻台主编,用工作麻痹自己;

王赦律师(吴慷仁饰)坚持为杀人犯辩护,被泼粪羞辱……

“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 这句台词贯穿全剧。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立场上挣扎。追剧时我无数次暂停深呼吸:当悲剧发生,我们是不是也成了“恶”的推手?

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全员演技炸裂,贾静雯封神】

贾静雯的“破碎感”:她演活了一个用酒精和职场强势掩盖丧子之痛的母亲。有一幕她发现女儿偷偷倒掉她的酒,突然崩溃大哭:“连你也要管我?” 那种窒息感让我在屏幕前跟着流泪。

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冷峻如纪录片,却暗藏温柔】

导演林君阳用新闻纪实般的镜头:手持跟拍、冷色调、大量特写,把台湾社会的浮躁与伤痛拍得赤裸裸。但细看会发现“光”的隐喻:

- 李大芝总站在阴影里,直到结局才走向阳光;

- 宋乔安的办公室永远亮如白昼,仿佛用光线逃避黑暗。

我最爱第7集的长镜头:王赦在夜市边吃面边哭,背景是熙攘的人群——个体的痛苦在喧嚣世界里如此渺小,却又如此真实。

【视觉效果:新闻画面与家庭录像的碰撞】

剧里穿插大量“虚拟新闻片段”(模仿台湾真实媒体),甚至设计了网友恶评弹幕,讽刺感拉满。而家庭录像的暖黄色调,比如宋乔安回忆儿子生前的画面,形成残忍对比。

细节控彩蛋:宋乔安办公室的“最佳新闻奖”奖杯,后来被她用来砸烂电视台的流量数据屏——编剧太会刀了!

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值得N刷,但门槛高】

✅ 优点:

-华语剧少有的深度,讨论媒体伦理、司法漏洞、精神健康;

- 全员演技在线,台词句句扎心;

- 节奏紧凑,每集都有高能场面。

❌ 缺点:

- 前期多线叙事可能劝退习惯偶像剧的观众;

- 部分情节过于压抑(建议备好纸巾)。

如果你受够了一边倒的“爽剧”,如果你愿意思考“恶的根源是什么”,这部剧会像一把手术刀,剖开社会最痛的神经。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我们与恶的距离结局介绍(豆瓣94让全网哭崩我们与恶的距离撕开人性最痛伤口)》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