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不是智商低,是连镜子都懒得照。
刷到这条的你,八成刚被某个同事、亲戚或网友气到心梗。
别急,今天咱们把“蠢人”拆成九块,看看到底哪块卡住了他们的脑子,也顺便照照自己有没有同款死角。
第一块:自我中心。
他们说话永远以“我觉得”开头,结尾永远是“你怎么就不懂”。
会议室里,别人提方案,他第一反应不是听,而是找漏洞证明自己更牛。
结果项目黄了,他怪队友不给力。
心理学叫这“认知盲区”,说白了就是脑子里没装别人的频道。
第二块:死要面子。
饭桌抢着买单,回家啃泡面。
被指出错误,立刻脸红脖子粗:“我当年怎么怎么……”
面子像创可贴,贴住了伤口也贴住了成长。
研究说,越怕丢脸的人,元认知越低,越难发现自己的蠢。
第三块:固步自封。
新系统上线,他嘟囔“老办法挺好”。
老板让学AI工具,他转身刷短视频。
三个月后,年轻人升职加薪,他还在原地骂内卷。
不是学不会,是怕承认自己不会。
第四块:情绪裸奔。
地铁被踩一脚,能骂到下一站。
客户改需求,他当场摔键盘。
情绪上头时,大脑前额叶直接断网,智商掉线。
EQ训练班的老师告诉我:发火前数三秒,能省掉后面三十天的后悔。
第五块:同理心欠费。
同事请假说孩子发烧,他撇嘴“谁没加过班”。
直到自己阳了,才想起当年那句风凉话。
社会学家跟踪了三千人,发现缺乏同理心的人,离婚率高出42%。
不是命不好,是把别人的苦当笑话。
第六块:甩锅艺术家。
项目延期,他甩给天气、网速、星座。
被女朋友分手,怪对方太现实。
心理学家说,这叫“外归因成瘾”,一旦养成,人生就像滑梯,一路向下不刹车。
第七块:抱怨永动机。
群里天天“又加班”“又堵车”“又下雨”。
负能量像二手烟,吸久了连狗都绕着他走。
CBT疗法最简单一招:把“又”改成“竟然”,大脑会下意识找解决办法。
试试,不花钱。
第八块:嘴脏。
开口带妈,闭口带器官。
他觉得这是真性情,别人听是低素质。
语言是思维的出口,出口成脏的人,脑子里往往也堆着垃圾。
礼仪课老师说,把“卧槽”换成“哇哦”,人缘能好三成。
第九块:从不自省。
摔倒了怪地不平,撞墙了怪墙太硬。
日记本最后一页永远是空白。
成长型心态的人,摔完会记一笔:今天左脚鞋带松了,明天先系紧再出门。
蠢人缺的就是这行小字。
写到这儿,你可能在数自己中了几枪。
别怕,蠢不是绝症,是习惯。
每天睡前问三句:今天有没有只顾自己?
有没有乱发火?
有没有把错推给别人?
答完关灯,第二天少蠢1%。
一年下来,你就比昨天的自己聪明了三点六五倍。
最后一句话:
镜子就在那里,照不照,决定你是继续当段子里的主角,还是变成写段子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低智商的人说话有什么特点(人若太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