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居然收我钱?
”——昨晚刷到这条留言,点进去一看,点赞 3.2 万。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原来每天睁眼就看的那个数字,早被悄悄啃掉一口。
9 月 23 号,天弘把托管费从 0.08% 降到 0.07%,听起来像蚊子腿,却是它出生 12 年头一次“打折”。
别急着感动,折完三套费用加起来还是 0.62%,比隔壁招行朝朝宝整整贵出 0.07 个点。
别小看这 7 个 BP,按现在 6743 亿的体量,一年就是 4.7 亿,够在北京三环买 100 套大三居。
更扎心的是,它的 7 日年化已经跌到 1.58%,连银行一年定存的 1.65% 都打不过。
有人算了笔账:放一万块,一年差 7 块钱,刚好够一杯瑞幸,但后者至少能积 7 张券。
钱去哪儿了?
协会数据摆在那儿——2022 年底余额宝还有 7893 亿,一年蒸发 1150 亿,相当于每天溜走 3 个亿。
年轻人跑得最快,30 岁以下用户里 42% 把它当“中转站”,工资到账先放几天,等还完花呗就清零,根本不留恋那点儿利息。
平台也察觉了:人均持仓从 2.1 万降到 1.5 万,账户数却多了三成,明显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
监管也在后面推。
证监会 9 月 28 日发话:2025 年前公募综合费率得砍 30%。
余额宝先降一步,不过是提前交作业,省得到时被点名尴尬。
同业更卷,易方达现金增利总费率 0.58%,南方现金通 0.6%,都贴着成本线跑。
银行系更狠,朝朝宝 0.55% 还叠加支付秒到,直接把“T+0”做成标配。
可要说拜拜,也没那么容易。
余额宝的杀手锏从来不是收益,是“随时能花”。
早上 7 点转进,8 点买地铁票就能扣,这种流动性银行给不了。
实测同一家银行,活期 0.25%,货基 1.5%,差 6 倍,但活期能直接还房贷,货基得先赎回。
对打工人来说,工资卡余额常年不到一万,差那几十块利息,不如图个方便。
真想多赚点,也有野路子:
1 万以下零钱,继续扔余额宝,别折腾;
1 到 5 万“备用金”,换到 0.55% 的朝朝宝,一年多一杯喜茶;
5 万以上短期不用,去券商开个短债基金,平均年化 3.2%,赎回到账 T+1,比定存灵活,比货基多一倍收益。
别嫌麻烦,现在开户动动手指,三分钟搞定,比双十一凑满算优惠券简单多了。
最后提醒一句:证监会正在起草“货币基金收益展示新规”,以后页面得大字标出“费后收益”。
等上线,谁贵谁便宜一眼现形,再想靠“用户看不懂”收智商税,难了。
降费只是开场,接下来大概率还有第二波、第三波。
毕竟,1150 亿已经用脚投票,再不弯腰,连蚊子腿都捡不到。
转载请注明来自极限财经,本文标题:《余额宝存5万一年多少钱(比余额宝12年来首次降费更震惊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